【表面粗糙度】基于粒子群P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表面粗糙度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简介: 【表面粗糙度】基于粒子群P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表面粗糙度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欢迎来到本博客❤️❤️💥💥

🏆博主优势:🌞🌞🌞博客内容尽量做到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为了方便读者。

⛳️座右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赠与读者

👨‍💻做科研,涉及到一个深在的思想系统,需要科研者逻辑缜密,踏实认真,但是不能只是努力,很多时候借力比努力更重要,然后还要有仰望星空的创新点和启发点。当哲学课上老师问你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电的时候,不要觉得这些问题搞笑。哲学是科学之母,哲学就是追究终极问题,寻找那些不言自明只有小孩子会问的但是你却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建议读者按目录次序逐一浏览,免得骤然跌入幽暗的迷宫找不到来时的路,它不足为你揭示全部问题的答案,但若能让人胸中升起一朵朵疑云,也未尝不会酿成晚霞斑斓的别一番景致,万一它居然给你带来了一场精神世界的苦雨,那就借机洗刷一下原来存放在那儿的“躺平”上的尘埃吧。

    或许,雨过云收,神驰的天地更清朗.......🔎🔎🔎

💥1 概述

在表面粗糙度的研究中,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来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旨在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表面粗糙度研究

1. 表面粗糙度的基础概念与测量方法

表面粗糙度是表征加工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的核心指标,定义为“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其核心评定参数包括: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 轮廓最大高度(Rz) :取样长度内最高峰与最低谷的垂直距离。

常用测量方法对比:

方法 原理 精度范围 适用场景 局限性
比较法 样板目视/触感对比 Ra>0.4μm 车间现场快速检测 主观性强,精度低
光切法 光切显微镜成像 Rz=0.8-80μm 实验室规则表面测量 不适用不规则表面
干涉法 光波干涉条纹分析 Ra<0.1μm 高精度光学表面 设备昂贵,环境要求高
触针法 金刚石针尖扫描轮廓 Ra=0.01-10μm 广泛工业检测 可能划伤软质材料

测量时需遵循取样长度原则:选取可见轮廓线或尺寸界线内的代表性区段,避免宏观形状误差干扰。


2. PSO算法与BP神经网络的融合机理

2.1 BP神经网络的缺陷分析

BP神经网络通过信号正向传播误差反向传播调整权重,但存在两大固有缺陷:

image.gif 编辑

  1. 收敛速度慢:梯度下降法需多次迭代调整权重。
  2. 易陷局部最优:初始权值随机性导致训练结果不稳定。
2.2 PSO算法的优化机制

粒子群算法(PSO)模拟鸟群觅食行为,通过群体协作搜索全局最优解:

  • 粒子定义:每个粒子位置向量 XiXi 对应BP网络的一组权值组合。
  • 速度更新公式
    image.gif 编辑
  • 适应度函数:通常采用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均方误差(MSE)。
2.3 PSO-BP融合流程

image.gif 编辑

关键步骤

  • 粒子维数 = 输入层-隐含层权值数 + 隐含层-输出层权值数(例:4-5-3结构对应35维)
  • 惯性权重 ww 动态衰减(如0.9→0.4)以平衡全局/局部搜索

3. 表面粗糙度预测的实证研究

3.1 实验设计(以磨削加工为例)
  • 输入参数:砂轮粒度、转速、工件速度、径向进给量
  • 正交实验:采用 L25(34×53)L25(34×53) 混合水平表获取75组数据
  • 模型结构:4输入(加工参数)-8隐含层-1输出(Ra值)
3.2 性能对比
模型 最大相对误差 平均相对误差 稳定性
传统BP 6.89% 4.72%
PSO-BP 4.33% 2.23%
APSO-BP(改进) 2.51% 1.04%

数据来源:齿轮加工表面粗糙度预测实验

:APSO-BP通过引入自适应变异算子进一步避免早熟收敛。

3.3 优化效果解析
  • PSO优化使BP网络初始权值逼近全局最优,训练迭代次数减少37%
  • 平均误差从BP的0.48%降至PSO-BP的0.29%(磨削实验)

4. 工业标准与规范应用

表面粗糙度标注需符合国家/国际标准,核心规范包括:

  • 参数选择:Ra优先于Rz(除非特定工况如密封面)
  • 标注示例

    image.gif 编辑

不同密封类型的粗糙度要求(单位:μm)

密封类型 DIN 2526 (Rz) ASME B16.5 (Ra)
无密封件 40~160 -
金属平垫片 - 3.2~6.3
螺旋缠绕垫片 12.5~50 6.3~12.5

数据来源:法兰密封面标准对比

image.gif 编辑

5. 结论与展望

PSO-BP模型通过智能优化初始权值显著提升表面粗糙度预测精度,平均误差降低≥50%。未来研究方向包括:

  1.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整合振动、温度信号增强模型鲁棒性

    image.gif 编辑
  2. 实时自适应预测:结合在线检测设备实现加工参数动态调整
  3. 跨标准参数映射:建立ISO/ASME/DIN标准的Ra-Rz转换模型

实践建议:车间现场可部署“触针法+PSO-BP”系统,兼顾检测效率与预测精度。

📚2 运行结果

image.gif 编辑

image.gif 编辑

image.gif 编辑

image.gif 编辑

image.gif 编辑

image.gif 编辑

image.gif 编辑

部分代码:

%%  Get the optimal initial weight and bias

w1 = zbest(1 : inputnum * hiddennum);

B1 = zbest(inputnum * hiddennum + 1 : inputnum * hiddennum + hiddennum);

w2 = zbest(inputnum * hiddennum + hiddennum + 1 : inputnum * hiddennum ...

   + hiddennum + hiddennum * outputnum);

B2 = zbest(inputnum * hiddennum + hiddennum + hiddennum * outputnum + 1 : ...

   inputnum * hiddennum + hiddennum + hiddennum * outputnum + outputnum);

%%  Plug the value into NN

net.Iw{1, 1} = reshape(w1, hiddennum, inputnum);

net.Lw{2, 1} = reshape(w2, outputnum, hiddennum);

net.b{1}     = reshape(B1, hiddennum, 1);

net.b{2}     = B2';

%%  Open the traning window

net.trainParam.showWindow = 1;        

%%  Train the NN

net = train(net, p_train, t_train);

%%  Prediction result using PSO-BP

t_sim1 = sim(net, p_train);    %prediction result for training set

t_sim2 = sim(net, p_test );    %prediction result for test set

%  Data inverse-normalization

T_sim1 = mapminmax('reverse', t_sim1, ps_output);

T_sim2 = mapminmax('reverse', t_sim2, ps_output);

%% Prediction with BPNN

net0 = newff(p_train, t_train, hiddennum);

🎉3 参考文献

文章中一些内容引自网络,会注明出处或引用为参考文献,难免有未尽之处,如有不妥,请随时联系删除。

[1]高海兵,高亮,周驰,等.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神经网络训练算法研究[J].电子学报, 2004, 32(9):3.DOI:10.3321/j.issn:0372-2112.2004.09.044.

[2]曾万里,危韧勇,陈红玲.基于改进PSO算法的BP神经网络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8.DOI:JournalArticle/5aebbc9cc095d710d4f5d97b.

[3]倪守斌,程武山.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变载荷自平衡控制系统[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7, 37(6):5.DOI:10.13800/j.cnki.xakjdxxb.资料获取,更多粉丝福利,MATLAB|Simulink|Python资源获取【请看主页然后私信】

相关文章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采用蚁群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
使用蚁群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重和偏置,克服传统BP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收敛速度慢、对初始权重敏感等问题。
200 5
|
1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存储
概率神经网络的分类预测--基于PNN的变压器故障诊断(Matlab代码实现)
概率神经网络的分类预测--基于PNN的变压器故障诊断(Matlab代码实现)
135 0
|
1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TTNRBO优化DBN回归预测】基于瞬态三角牛顿-拉夫逊优化算法(TTNRBO)优化深度信念网络(DBN)数据回归预测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基于TTNRBO优化DBN回归预测】基于瞬态三角牛顿-拉夫逊优化算法(TTNRBO)优化深度信念网络(DBN)数据回归预测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
28天前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航空发动机寿命预测】基于SE-ResNet网络的发动机寿命预测,C-MAPSS航空发动机寿命预测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航空发动机寿命预测】基于SE-ResNet网络的发动机寿命预测,C-MAPSS航空发动机寿命预测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112 0
|
27天前
|
数据采集 分布式计算 并行计算
mRMR算法实现特征选择-MATLAB
mRMR算法实现特征选择-MATLAB
93 2
|
2月前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MATLAB|主动噪声和振动控制算法——对较大的次级路径变化具有鲁棒性
MATLAB|主动噪声和振动控制算法——对较大的次级路径变化具有鲁棒性
162 3
|
1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机器人
【水下图像增强融合算法】基于融合的水下图像与视频增强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水下图像增强融合算法】基于融合的水下图像与视频增强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
2月前
|
存储 编解码 算法
【多光谱滤波器阵列设计的最优球体填充】使用MSFA设计方法进行各种重建算法时,图像质量可以提高至多2 dB,并在光谱相似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Matlab代码实现)
【多光谱滤波器阵列设计的最优球体填充】使用MSFA设计方法进行各种重建算法时,图像质量可以提高至多2 dB,并在光谱相似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Matlab代码实现)
|
1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机器人
使用哈里斯角Harris和SIFT算法来实现局部特征匹配(Matlab代码实现)
使用哈里斯角Harris和SIFT算法来实现局部特征匹配(Matlab代码实现)
101 8
|
1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自动驾驶
基于导向滤波的暗通道去雾算法在灰度与彩色图像可见度复原中的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基于导向滤波的暗通道去雾算法在灰度与彩色图像可见度复原中的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