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软件研发效能度量规范总结

简介: 在工作中,作者探索了软件研发效能度量,参考了《软件研发效能度量规范》这一行业标准。该规范旨在帮助企业和团队通过定义指标来衡量和提升研发效率、效果和卓越能力。关键步骤包括理解指标(如效率、质量和成本),选择适用于团队的指标,以及按照适用性、系统性、可靠性和持续性的原则收集和分析数据。通过度量,团队可以识别问题,制定改进策略,并通过可视化工具进行汇报和决策。

     最近在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个软件研发效能度量的工作,所以就在查应该度量哪些方面,怎样度量之类的,查到一个官方指导文档:《软件研发效能度量规范》,这个文档是由中关村智联软件服务业质量创新联盟、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系统与软件过程改进分会发起的一款团体标准。依托于国内企业在研发效能领域的先进实践,通过对研发效能进行体系化梳理及定义,制定研发效能度量的原则、框架、方法和指标集,可以帮助企业的软件组织、团队及个人通过有效的度量和指标支持构建、执行、评估、提升软件研发效能,实现质效双增我读之后现在的理解是这样的,我们要定好一定的指标,在研发过程中收集相应的数据来进行度量,便于决策。如下图:

image.gif 编辑

一、了解行业指标

那在软件研发效能目标一般我们要关注哪些方面呢?现在的理解是要关注效率、效果、卓越能力三个方面,其中效率指可以速度快、质量好、成本低的交付高价值产品,效果指交付的产品和服务能够达成用户和业务的目标,卓越能力指软件研发过程以健康的、可持续的方式交付产品和服务。

拆解到研发过程中可以分为:交付价值、交付速率 、交付质量、交付成本、交付能力,其中每个方面下面还有很多细的指标,具体如下图,在每个指标下都有具体的小指标: image.gif 编辑

二、明确自己的指标

确定有如下这些指标后,我们如何在自己的项目中来进行使用呢? 首先团队的主要人员能在尽可能的时间精力范围内来学习上述的指标含义,在没有精力的情况下,最想做成这件事的人应该简化讲一讲,最次大家应该一块坐下来聊一聊团队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从目标需要回答的问题或信息需要出发,选取能够回答当前问题或者满足当前信息需要的指标

将问题排排序,然后看问题所需要确定的现状所对应的度量目标是什么,此时切记度量的范围应该应充分考虑软件组织的现状和约束,例如根据当前团队运行的各个项目和周期确定,要分别是从人、事、时间维度上来界定,确定目标时应可根据其重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或基于权重进行计算对目标进行排序,不要贪多求全,否则大家很难接受一个长期没有明显效果的改造大多数人习惯的项目。且在执行中要留有一定的变通口,防止很多预想不到的情况发生。

三、实施度量

实施度量的第一步我们还是要先讲一下度量的原则,便于采集数据是遵循一定的规则,可以更好的支撑度量,度量的原则主要有适用性、系统性、可靠性和持续性这几项,这怎么理解呢?我理一下自己的理解:

适用性是指我们还是要根据目标和现状选择度量的范围、方法和数据。适用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改进的目标,选择适用的度量范围和指标,而不应在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 盲目过度实施度量;二是应根据软件交付模式、软件周期模型、软件组织特点等,选择适用的度量范围和指标。

 

系统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标能够反映度量目标的主要方面,满足认知或改进需要;二是指标之间应能够相互印证或制 约。度量的系统性可有效防止研发组织面向单一指标优化,造成局部最优而整体不优,从而影响研发效能整体提升。

可靠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数据是否及时采集、及时分析,并支持及时采取措施;二是数据是否是真实数据,人工填报数据,往往真实性会打折扣;三是数据的客观性是否可通过多视角相互校验和排查予以保证。

持续性是指研发效能改进通常无法一蹴而就,宜基于系统视角、采用迭代的方式组合实施。每个迭代应聚焦少 数重点目标,通过根因分析寻找并确定改进方案、实施专项改进、度量和验证改进效果,并沉淀最佳实 践。如果改进效果达到预期,下一轮迭代可选取其他目标;如果改进效果未达预期,应改度量以反映更 本质的问题,并支持下一轮迭代的目标设定和改进。

在理解了上述的原则之后,我们开始采集度量的数据,度量数据宜更多采用代码或工具平台中存留的数据,使之更具客观性,提升数据质量并降低度量成本。度量之后进行分析可采用基本的分析图表,如:散点图、直方图、箱线图、饼状图、柱状图、趋势图、 雷达图、累积图等;也可进一步采用统计技术,如描述统计、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控制图、 能力分析、假设检验等。在建设初期,可以做好基本的分析图表基本也够用了。下面我来用文中图标解释下要采集的小指标在研发过程中具体代表什么意思,方便大家有一个更有体会的感觉。

image.gif 编辑

image.gif 编辑

image.gif 编辑

image.gif 编辑

image.gif 编辑

image.gif 编辑 image.gif 编辑

image.gif 编辑

image.gif 编辑

、汇报解决

在定完目标和收集好数据做好分析之后,无论我们是研发效能组还是自己团队的tl都面临一个问题是需要向团队或者更高级的领导来汇报,便于达成一定的共识和制定一些改进方案,这方面文档也给了一个视图卡片的例子,假设我们以项目经理站在项目视角,进行项目进展汇报为例:

 列出主要的意图:汇报项目进展和问题,以支持项目级决策和采取纠正措施;

 写明聚焦的问题:1)项目能否按时交付?2)产品质量如何?3)存在哪些问题?

 分析主要的指标涉有:1)项目进度;2)开发进展;3)测试进展;4)缺陷修复进展;

 分析的方法有:1)根据项目特点,从进度、质量、缺陷多维度进行分析;2)关注计划、时间和偏差,必要时进行根因分析;3)和项目目标进行比较,和历史基线进行比较,以便作出决策;

根据上面的分析指标、图标数据和分析方法来获取一些结论,然后再制定一些改进计划,然后再去汇报便于达成共识。

具体卡片如下:

image.gif 编辑

原文档上次了几次都没成功,大家可以私信我,或者关注公众号  “小强聊it” ,我近期会更新上去获取方式的。

目录
相关文章
|
新零售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阿里如何定义团队的研发效能?
作者:何勉,阿里巴巴研发效能部资深技术专家 相关阅读:都996了,研发效能还是提不起来,关键在这里 因为身处研发效能部,我接触了公司很多产品技术团队。他们几乎都把研发效能提升列为了本财年的重要目标,大部分还为此成立专项。
19103 3
阿里如何定义团队的研发效能?
|
项目管理
技术方案怎样写
该文档介绍了编写技术方案的要点和方法。首先强调了技术方案需明确相关方、关键指标、目标受众及预期收益。接着,提到撰写方案时应避免逻辑不清晰、表达复杂和阅读难度高等问题,追求合作共赢、系统规划和显著收益。方案写作框架包括问题、方案、优势和收益。还需深入分析需求,设定SMART目标,关注度量指标如北极星指标,确保方案设计的专业性,合理规划执行路径并做好项目管理,以实现目标并确保团队协作。
435 0
|
8月前
|
运维 Devops jenkins
十六年所思所感,聊聊这些年我所经历的 DevOps 系统
十六年所思所感,聊聊这些年我所经历的 DevOps 系统
188 2
|
测试技术
研发效能度量指标的陷阱思考
研发效能度量指标的陷阱思考
192 0
|
Cloud Native 前端开发 IDE
「技术人生」第10篇:如何做研发效能提升(即指标体系建设过程回顾)
本文作者将给大家提供一些简单的容易实操的方法,能够让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效能的提升,如何提升个人的效能,如何提升团队的效能。
1929 88
「技术人生」第10篇:如何做研发效能提升(即指标体系建设过程回顾)
|
人工智能 运维 Kubernetes
深度 | 从DevOps到BizDevOps, 研发效能提升的系统方法
研发效能提升不知从何下手、一头雾水?阿里资深技术专家一文为你揭秘研发效能提升的系统方法
4915 1
深度 | 从DevOps到BizDevOps, 研发效能提升的系统方法
|
运维 数据可视化 持续交付
如何解决技术债
本文介绍了技术债的概念及其影响。技术债是指在开发过程中因选择快速解决方案而非最优方法而产生的额外工作量。文章指出,技术债可能导致项目中出现如流水线失败、无用代码、难以理解的代码等问题。还强调了管理技术债的重要性,因为它会影响软件的交付速率和质量。有效的管理包括识别技术债、可视化问题、分析优先级、制定执行计划和持续改进。建议团队通过价值/成本矩阵来确定优先解决的技术债,并通过建立技术规范、服务责任人制度和持续关注技术趋势来预防和解决技术债。此外,应确保持续投入资源进行技术优化,并与团队和客户分享改进成果,以维持软件的高质量和稳定性。
473 1
|
新零售 架构师 Devops
如何衡量研发效能?阿里资深技术专家提出了5组指标
3月16日-17日,何勉老师将和阿里研发效能其他讲师一起在上海为我们分享《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研发效能挑战—阿里DevOps体系和实践》课程,有关于阿里DevOps体系知识都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答案。
17547 15
|
Web App开发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Web前端性能测试方法
Web前端性能测试方法
477 0
|
新零售 运维 监控
研发效能的度量| 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研发效能的度量
研发效能的度量| 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