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arDB 与传统数据库的性能对比分析

本文涉及的产品
智能开放搜索 OpenSearch行业算法版,1GB 20LCU 1个月
实时数仓Hologres,5000CU*H 100GB 3个月
实时计算 Flink 版,1000CU*H 3个月
简介: 【8月更文第27天】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数据管理和存储迁移到云端。阿里云的 PolarDB 作为一款兼容 MySQL 和 PostgreSQL 的关系型数据库服务,提供了高性能、高可用和弹性伸缩的能力。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比 PolarDB 与本地部署的传统数据库(如 MySQL、PostgreSQL)在性能上的差异。

概述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数据管理和存储迁移到云端。阿里云的 PolarDB 作为一款兼容 MySQL 和 PostgreSQL 的关系型数据库服务,提供了高性能、高可用和弹性伸缩的能力。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比 PolarDB 与本地部署的传统数据库(如 MySQL、PostgreSQL)在性能上的差异。

架构概述

  • PolarDB:

    • 基于共享存储架构,采用计算与存储分离的设计。
    • 支持读写分离,可以轻松扩展只读节点以提高读取性能。
    • 提供自动故障转移和备份恢复功能。
    • 支持多种存储类型,包括SSD和ESSD,后者提供更高的IOPS。
  • 本地部署的传统数据库 (MySQL/PostgreSQL):

    • 通常基于单机或多主复制架构。
    • 扩展性和高可用性需要手动配置。
    • 备份和恢复过程依赖于手动操作或第三方工具。

性能测试环境

  • 硬件配置:
    • 服务器: 2x Intel Xeon Gold 6130 @ 2.10GHz, 128GB RAM
    • 存储: NVMe SSDs
    • 网络: 1Gbps
  • 软件配置:
    • OS: Ubuntu 20.04 LTS
    • PolarDB 版本: 最新稳定版
    • MySQL 版本: 8.0.25
    • PostgreSQL 版本: 13.3
    • 测试工具: sysbench, pgbench

测试方法

  • 测试场景:
    • 读密集型:
      • 主要测试查询性能。
    • 写密集型:
      • 主要测试插入和更新性能。
    • 混合负载:
      • 包含一定比例的读写操作。
  • 测试工具:
    • 使用 sysbench 对 MySQL 进行基准测试。
    • 使用 pgbench 对 PostgreSQL 进行基准测试。

示例代码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展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性能测试。

MySQL 示例
# 安装 sysbench
sudo apt install sysbench

# 创建测试表
mysql -u root -p << EOF
CREATE DATABASE test;
USE test;
CREATE TABLE sbtest (
  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k INT NOT NULL,
  c CHAR(120),
  PRIMARY KEY (id)
);
EOF

# 运行测试
sysbench --test=oltp --db-driver=mysql --mysql-user=root --mysql-password=<password> \
--mysql-db=test --mysql-table-engine=innodb --oltp-table-size=100000 prepare

# 执行读密集型测试
sysbench --test=oltp --db-driver=mysql --mysql-user=root --mysql-password=<password> \
--mysql-db=test --mysql-table-engine=innodb --oltp-read-only=on run
PostgreSQL 示例
# 安装 pgbench
sudo apt install postgresql-contrib

# 创建测试数据库
createdb pgbench

# 初始化测试数据
pgbench -i -s 100 pgbench

# 运行测试
pgbench -c 100 -t 300 pgbench

测试结果分析

假设我们已经完成了上述测试,这里我们可以对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 读密集型测试:
    • PolarDB 通常表现更好,因为它可以通过增加只读节点来线性扩展读性能。
  • 写密集型测试:
    • PolarDB 在写入密集型场景下也可能优于本地部署的数据库,尤其是当需要频繁地进行数据复制和同步时。
  • 混合负载测试:
    • PolarDB 可以通过智能调度和负载均衡机制更好地处理混合工作负载。

结论

总体而言,PolarDB 在大多数场景下都能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可用性。尤其是在大规模并发访问和数据量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其优势更为明显。然而,对于某些特定场景,例如对延迟极其敏感的应用或者有特殊加密需求的应用,本地部署的传统数据库可能仍然是更合适的选择。

相关实践学习
使用PolarDB和ECS搭建门户网站
本场景主要介绍如何基于PolarDB和ECS实现搭建门户网站。
阿里云数据库产品家族及特性
阿里云智能数据库产品团队一直致力于不断健全产品体系,提升产品性能,打磨产品功能,从而帮助客户实现更加极致的弹性能力、具备更强的扩展能力、并利用云设施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以云原生+分布式为核心技术抓手,打造以自研的在线事务型(OLTP)数据库Polar DB和在线分析型(OLAP)数据库Analytic DB为代表的新一代企业级云原生数据库产品体系, 结合NoSQL数据库、数据库生态工具、云原生智能化数据库管控平台,为阿里巴巴经济体以及各个行业的企业客户和开发者提供从公共云到混合云再到私有云的完整解决方案,提供基于云基础设施进行数据从处理、到存储、再到计算与分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本节课带你了解阿里云数据库产品家族及特性。
目录
相关文章
|
20天前
|
存储 Cloud Native 关系型数据库
PolarDB-PG IMCI实战解析:深度融合DuckDB,复杂查询性能最高百倍级提升
阿里云PolarDB PostgreSQL版创新融合DuckDB向量化引擎,推出IMCI列存索引,实现HTAP一体化。支持实时交易与复杂分析并行,查询性能提升60-100倍,兼容PG生态,秒级数据同步,助力企业高效挖掘数据价值。
117 0
|
2月前
|
SQL 数据可视化 关系型数据库
MCP与PolarDB集成技术分析:降低SQL门槛与简化数据可视化流程的机制解析
阿里云PolarDB与MCP协议融合,打造“自然语言即分析”的新范式。通过云原生数据库与标准化AI接口协同,实现零代码、分钟级从数据到可视化洞察,打破技术壁垒,提升分析效率99%,推动企业数据能力普惠化。
176 3
|
2月前
|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BI
使用MYSQL Report分析数据库性能(下)
使用MYSQL Report分析数据库性能
94 3
|
4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喜报|阿里云PolarDB数据库(分布式版)荣获国内首台(套)产品奖项
阿里云PolarDB数据库管理软件(分布式版)荣获「2024年度国内首版次软件」称号,并跻身《2024年度浙江省首台(套)推广应用典型案例》。
|
2月前
|
Cloud Native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免费体验!高效实现自建 MySQL 数据库平滑迁移至 PolarDB-X
PolarDB-X 是阿里云推出的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支持PB级存储扩展、高并发访问与数据强一致,助力企业实现MySQL平滑迁移。现已开放免费体验,点击即享高效、稳定的数据库升级方案。
免费体验!高效实现自建 MySQL 数据库平滑迁移至 PolarDB-X
|
2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分布式数据库
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收费价格:MySQL和PostgreSQL详细介绍
阿里云PolarDB兼容MySQL、PostgreSQL及Oracle语法,支持集中式与分布式架构。标准版2核4G年费1116元起,企业版最高性能达4核16G,支持HTAP与多级高可用,广泛应用于金融、政务、互联网等领域,TCO成本降低50%。
|
2月前
|
缓存 监控 关系型数据库
使用MYSQL Report分析数据库性能(上)
最终建议:当前系统是完美的读密集型负载模型,优化重点应放在减少行读取量和提高数据定位效率。通过索引优化、分区策略和内存缓存,预期可降低30%的CPU负载,同时保持100%的缓冲池命中率。建议每百万次查询后刷新统计信息以持续优化
165 6
|
2月前
|
缓存 监控 关系型数据库
使用MYSQL Report分析数据库性能(中)
使用MYSQL Report分析数据库性能
116 1
|
3月前
|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数据库性能调优:实用技术与策略
通过秉持以上的策略实施具体的优化措施,可以确保MySQL数据库的高效稳定运行。务必结合具体情况,动态调整优化策略,才能充分发挥数据库的性能潜力。
16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