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研发“万能疫苗”

简介: 有没有一种能够应对各种新冠病毒变异株和其他冠状病毒的“万能疫苗”?为了防范下一场全球大流行病,很多国家都在推进相关研究。

据日本《朝日新闻》5月10日报道,科研人员正在利用人工智能研发“万能疫苗”。

报道说,由于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人们开始担心之前使用的新冠疫苗是否依然有效。有没有一种能够应对各种新冠病毒变异株和其他冠状病毒的“万能疫苗”?为了防范下一场全球大流行病,很多国家都在推进相关研究。

白宫冠状病毒工作组成员、美国总统首席医疗顾问安东尼·福奇等人在今年1月底发表于美国医学期刊的文章中就主张,当务之急是研发“万能疫苗”。文章还指出,新冠疫情无法根绝,可能会定期出现。除此以外,人类还可能遭遇来自动物的未知冠状病毒。

很难预测下一次会出现什么样的病毒。

“万能疫苗”的效果即便比不上针对特定病毒的疫苗,但对其他冠状病毒仍有一定的防护效果。人们正在尝试提前研制出这样的疫苗。

电气设备制造巨头日本电气公司开始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研发下一代疫苗。目前使用的针对新冠病毒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会将含有编码抗原蛋白的mRNA导入人体,形成相应的抗原蛋白,从而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达到预防免疫的效果。但是奥密克戎毒株的刺突中出现大量变异,导致疫苗的防护效果下降。

所以日本电气公司的战略是,将刺突以外的病毒蛋白都作为候选抗原,排除那些容易变异的部分。该公司甚至还在设法研发能有效驱动“细胞性免疫”的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让AI学习免疫反应的实验数据来确定候选抗原。也就是说,将信息科学与疫苗科学结合起来。

美国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研发出一种名为“刺突铁蛋白纳米粒子”的疫苗,简称SpFN疫苗。

报道说,研究人员在猴子身上做试验后确认,该疫苗能够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变异株产生预防效果。目前已经着手开展临床试验。

铁蛋白是一种结构呈球形的蛋白质,大小和形状都与真正的病毒粒子相似,甚至也带有病毒在感染细胞时使用的突起的结构。

日本弘前大学病毒学副教授森田英嗣列举了这种疫苗的优点:“这是一种稳定的蛋白,而且外形酷似病毒,能够长时间、极为高效地发挥免疫效力。”

日本大阪大学免疫学前沿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黑崎知博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将目光投向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他们认为,那些不容易变异的部分与其他具有亲缘关系的病毒存在较高的共性。

这种思路的核心不是针对某一种冠状病毒的特性,而是找准共性、一举击破。

经确认,利用这种方法找到的抗体能够有效遏制SARS和从蝙蝠体内找到的冠状病毒。也就是说,如果能够研发出可在人体内生成这种抗体的疫苗就再好不过了。

黑崎教授认为:“未来如果利用这一原理研发疫苗,或许能够有效防范其他冠状病毒导致的疫情大面积暴发。”

备受期待的“万能疫苗”是否能够马上问世还是未知数。世卫组织虽然表示研发“万能疫苗”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选项,但围绕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这一问题却难下定论。不过,即便赶不上新冠病毒下一个变异株的出现,也可能成为预防其他冠状病毒引发的下一场大流行病的有力候选工具。


本文转载自51CTO,本文一切观点和机器智能技术圈子无关。原文链接
免费体验百种AI能力以及试用热门离线SDK:【点此跳转】

相关文章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安全
AI加速疫苗研发:从十年磨一剑到一年出成果
AI加速疫苗研发:从十年磨一剑到一年出成果
207 27
|
3月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前端开发
支付宝 AI 出行助手高效研发指南:4 人团队的架构迁移与提效实战
支付宝「AI 出行助手」是一款集成公交、地铁、火车票、机票、打车等多项功能的智能出行产品。
511 21
支付宝 AI 出行助手高效研发指南:4 人团队的架构迁移与提效实战
|
6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Devops
云效 MCP Server:AI 驱动的研发协作新范式
云效MCP Server是阿里云云效平台推出的模型上下文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标准化接口系统,作为AI助手与DevOps平台的核心桥梁。通过该协议,AI大模型可无缝集成云效DevOps平台,直接访问和操作包括项目管理、代码仓库、工作项等关键研发资产,实现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其功能涵盖代码仓库管理、代码评审、项目管理和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支持如创建分支、合并请求、查询工作项等具体操作。用户可通过通义灵码内置的MCP市场安装云效MCP服务,并配置个人访问令牌完成集成。实际场景中,AI助手可自动分析需求、生成代码、创建功能分支并提交合并请求,极大提升研发效率。
|
4月前
|
人工智能 文字识别 供应链
高校实验实训课程开发:基于现有的硬件基础和开源能力研发最前沿的AI实验课程
更多基于学校现有硬件基础:企业需求场景的开发和发展,更加注重上层数据和应用,各类工具软件的出现,极大提升了各类硬件的应用价值。我们看到各类硬件厂商,想方设法把硬件卖给学校,但是很多硬件不是在那里尘封,就是寥寥无几的使用场景,我们希望基于学校现有的硬件基础去开发更多面向不同行业或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物尽其用。基于学校现有的硬件,集约开发,极大降低硬件投入成本。
163 7
|
4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测试技术
AI时代,Apipost和Apifox如何利用AI技术赋能API研发测试管理所需?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背景下,API成为企业互联互通的关键。Apipost与Apifox作为主流工具,在AI赋能方面差异显著。Apipost通过智能参数命名、接口设计自动化、测试用例生成、断言自动化等功能大幅提升研发效率和质量,尤其适合中大型企业及复杂业务场景。相比之下,Apifox功能依赖手动操作较多,适用性更偏向初创或小型项目。随着AI技术发展,Apipost展现出更强的智能化与前瞻性优势,为企业提供高效、稳定的API管理解决方案,助力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实现创新突破。
125 0
|
5月前
|
人工智能 JSON 测试技术
AI 驱动 API 研发提效:解析 Apipost 在 API 文档生成场景的全流程能力
随着AI和大模型技术发展,软件开发步入智能化时代。API研发作为核心环节,高效调试与文档编写至关重要。Apipost是国内领先的API协同工具,提供从API设计到性能测试的完整闭环,支持AI驱动的文档生成、Markdown润色及OpenAPI生成等功能,显著提升团队效率。其AI功能可一键补全参数描述、生成示例代码与响应样例,减少重复劳动,助力开发者专注于业务逻辑优化。无论是快速迭代还是大规模接口设计,Apipost都为高效协作提供了强大支持。
252 0
|
7月前
|
人工智能 编解码 异构计算
Neo-1:全球首个原子级生成式AI模型!这个AI模型把10年药物研发周期压缩到1个月
VantAI推出的Neo-1是全球首个统一分子生成与原子级结构预测的AI模型,采用潜在空间扩散技术,结合大规模训练和定制数据集,显著提升药物研发效率。
352 15
Neo-1:全球首个原子级生成式AI模型!这个AI模型把10年药物研发周期压缩到1个月
|
8月前
|
消息中间件 人工智能 Java
通义灵码2.0深度评测:AI原生研发时代的开发者革命
作为一名五年开发经验的程序员,我深刻感受到从手动编码到AI辅助编程的变革。通义灵码2.0基于Qwen2.5-Coder大模型,通过代码生成、多文件协同、单元测试和跨语言支持等功能,显著提升开发效率。它能生成完整工程代码,自动处理复杂业务逻辑与依赖关系;在系统升级和微服务改造中表现出色;自动生成高质量单元测试用例;还具备跨语言转换能力。尽管存在一些改进空间,但其高频迭代和功能优化展现了巨大潜力。通义灵码2.0正推动软件开发从“体力活”向“架构创造力”转型,是开发者不可错过的生产力工具。
通义灵码2.0深度评测:AI原生研发时代的开发者革命
|
8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TxGemma:谷歌DeepMind革命药物研发!270亿参数AI药理学家24小时在线
谷歌推出专为药物研发设计的TxGemma大模型,具备药物特性预测、生物文献筛选、多步推理等核心能力,提供20亿至270亿参数版本,显著提升治疗开发效率。
260 7
TxGemma:谷歌DeepMind革命药物研发!270亿参数AI药理学家24小时在线
|
8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缓存
AI变革药物研发:深势科技的云原生实践之路
阿里云助力深势科技推出创新的玻尔Bohrium®科研云平台和Hermite®药物计算设计平台,并持续完善。这两项先进的工业设计与仿真基础设施成果通过AI技术赋能科学研究和工业研发,不仅大幅缩短了药物研发周期,降低了成本,还显著提高了研发成功率,为生物医药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是AI for Science领域的重大突破。
529 38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