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亿劳动者将转换职业?哪些领域人工智能无法替代?

简介: 人工智能扩展了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从过去仅仅局限于替代一些常规性、结构化和重复性的工作任务,到现在对一些非常规的工作任务,包括一些简单的认知方面的工作也出现替代影响。

3038bc96549bfb23277be149f145ef4f.jpg

人工智能发展迅速。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从329.6亿元增长至1,858.2亿元。

人工智能扩展了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从过去仅仅局限于替代一些常规性、结构化和重复性的工作任务,到现在对一些非常规的工作任务,包括一些简单的认知方面的工作也出现替代影响。

科学家们建议停止培训放射科的医生,因为计算机已经能够替代他们的工作;无人驾驶汽车的开发者预测机器人出租车将彻底改变交通运输格局;货车司机或仓库工人的工作也同样可以由机器人来代替。

这一势头再次引起社会对“机器替代人”的担忧,人类终将失去工作的预言不绝于耳。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在20世纪30年代预测,未来90年里全世界将经历一场快速的技术进步,并推测:“我们正要遭受一场新的疾病,尽管很多人可能还没有听说过它的名字,但在即将到来的日子里它会经常出现——即技术性失业。”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报告中指出,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大约有7500万至3.75亿的劳动者将需要转换职业类别。

新冠疫情的到来正在加速这一趋势。

经济学家相信,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往往使企业基于劳动力成本的考量使用更多的机器人,取代越来越多就业岗位的自动化浪潮将汹涌而来。

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称,一些研究显示,可被自动化取代的职位在去年大量减少,但这是因为技术变革,还是因为封城措施所导致的还很难分辨。虽然美国的GDP已经恢复到接近疫情前水平,而与此同时就业数字仍比疫情之前低700万。

有人认为这表明即便劳动力大量减少,经济仍能正常运行。

然而,这可能只是因为劳动者的平均生产率在提高,也可能是因为一些尚未被充分了解的因素,比如远程工作。

但即便如此,

就业替代是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人工智能相较人脑的优势在哪里?

人工智能不仅运算速度超越人脑,其储存空间也更大、精确性更高,更具有可编辑性、升级性,以及更多的可能性。

人工智能是否真的能取代人类工作?

当下的人工智能不管多么发达,归根结底,都是在人类给定的框架下解决问题。

与其说人工智能正在取代人类工作,不如说人工智能正在打破传统的全职就业结构。

如何能不被人工智能“干掉”?

未来人类需要培养的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创新性、独立性、情感性、综合性等“高价值能力”。


本文转载自51CTO,本文一切观点和机器智能技术圈子无关。原文链接
免费体验百种AI能力以及试用热门离线SDK:【点此跳转】

目录
相关文章
|
6月前
|
人工智能 架构师 算法
人工智能+:职业价值的重构与技能升级
当“人工智能+”成为产业升级标配,职业价值正被重新定义。这并非简单岗位替代,而是人机协作新模式的诞生。AI接管重复性任务后,从业者可专注创造性活动,职业“含人量”不降反升。未来高价值岗位集中在技术赋能、场景创新与价值监督三层面,需跨界人才、流程架构师及伦理师等新角色。把握机遇需重构学习逻辑,强化人机协作实训与伦理素养,发展放大人类独特性的能力,构建不可替代的“人类+”优势。
|
6月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算法
人工智能+:职业技能培训的元命题与能力重构
本文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技能培训的核心命题,强调在技术赋能前需明确人与AI的能力边界。培训应聚焦三大方向:一是定位人机协同的底层逻辑,认清人类独特价值;二是培养价值判断力,避免盲目应用技术;三是重构能力模型,强化架构思维、批判性使用能力和持续进化能力。最终目标是培养“人类首席官”,成为技术生态中清醒的价值主导者,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闭环转化。
|
6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我国“AI+X”跨界人才培养:如何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把握人工智能就业机遇?
在“AI+X”时代,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职业图景和人才标准。跨界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要求从业者既能将专业问题转化为AI可理解的框架,又能将技术输出转化为实际业务价值。这推动了职业技能培训从单一技术传授向复合能力培养转型,强调知识架构重组、场景化学习和伦理判断力培养。个人发展需构建“认知-实践-认证”的闭环路径,持续更新技能以适应快速迭代的技术环境。未来属于既懂行业本质又能驾驭技术的跨界者,他们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职业技能培训的使命在于赋能学习者,在技术与人文之间找到平衡,实现从专业从业者到领域创新者的蜕变。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什么叫生成式人工智能?职业技能的范式转移与能力重构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是AI领域的重要分支,其核心在于通过学习数据分布生成新内容,如文本、图像、音乐等。与传统判别式模型不同,生成式AI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如Transformer架构),展现出“创造力”,但其本质仍是概率计算的结果。它正在重塑内容创作、编程、设计等多个职业领域,推动职业技能的范式转移。 掌握生成式AI需要理解其技术原理、能力边界及伦理挑战。职业技能培训应聚焦提示设计、结果评估和混合创作三大能力,帮助从业者在人机协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未来,生成式AI将向多模态、个性化发展,而人类的独特价值在于为技术注入人文关怀与道德框架。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时代职业新风口:调研报告揭示57.2%受访者向往AI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成职场新宠
人工智能(AI)正成为职场新宠,57.2%受访者考虑从事相关职业。AI领域不仅薪资优厚、前景广阔,还充满创新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逐渐成为衡量AI技能的重要标准,助力求职者掌握核心知识、提升实战能力及增强合规意识。面对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持续学习、关注行业动态和拓展人脉将成为职场竞争的关键。让我们共同迎接AI带来的美好未来!
|
8月前
|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算法
人工智能引发的新文明冲击:未来十年消失的职业!
在21世纪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未来十年内,预计30种传统职业如流水线工人、仓库拣货员、收银员等将逐渐消失,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探讨这一趋势,分析受影响的职业,并讨论人类如何在AI时代找到新定位。通过GAI认证提升技能,把握AI时代的机遇,共创辉煌未来。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2025人工智能职场报告:57.2%的职场人考虑从事AI类职业,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如何重构职业价值坐标系
人工智能(AI)已成为21世纪最具变革性的力量之一,尤其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正重构职业价值坐标系。数据显示,57.2%的职场人愿从事AI相关职业,凸显其吸引力。GAI认证不仅提升个人竞争力、拓宽职业道路,还增强职业认同感,助力企业在人才选拔中更精准高效。面对机遇,职场人需明确目标、结合实践、持续学习,以适应快速发展的AI领域,为企业与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8月前
|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安全
“AI +”岗位热潮下,生成式人工智能认证开启职业新篇
随着“AI+”岗位的兴起,人工智能技能成为就业市场热门需求。清华大学春招现场显示,众多企业增加AI相关岗位,如自动驾驶、AI技术专家等,反映行业强劲趋势。生成式人工智能认证(GAI认证)由培生推出,涵盖AI技术、伦理与法律等方面,助力求职者提升竞争力。通过学习GAI课程,学员可掌握主流AI工具使用方法,适应职业新需求。认证获Mindstone认可,内容贴合实际应用,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未来职业图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的职场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从自动化取代重复性劳动到创造全新的行业岗位,AI的介入正逐步重塑我们对工作的认知和期待。本文将探讨AI技术如何影响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我们应如何准备迎接这一变革。
291 40
|
人工智能
AIGC人工智能涉及三十六职业,看看有没有你的职业(二)
AIGC人工智能涉及三十六职业,看看有没有你的职业(二)
103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