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规划算法深度解析:0-1背包问题

本文涉及的产品
多模态交互后付费免费试用,全链路、全Agent
简介: 0-1背包问题是经典的组合优化问题,目标是在给定物品重量和价值及背包容量限制下,选取物品使得总价值最大化且每个物品仅能被选一次。该问题通常采用动态规划方法解决,通过构建二维状态表dp[i][j]记录前i个物品在容量j时的最大价值,利用状态转移方程避免重复计算子问题,从而高效求解最优解。

简介:

0-1背包问题是经典的组合优化问题:给定一组物品(每个物品有重量和价值),在背包容量限制下选择物品装入背包,要求总价值最大化每个物品不可重复选取

动态规划核心思想

通过构建二维状态表dp[i][j],记录前i个物品在容量j时的最大价值,通过状态转移方程逐步推导最优解,避免重复计算子问题。


问题建模与参数定义

static final Integer N = 4;       // 物品数量
static final Integer W = 5;       // 背包容量
Integer[] w = {0,1,2,3,4};        // 物品重量数组(索引0占位)
Integer[] v = {0,2,4,5,6};        // 物品价值数组
private Integer[][] table = new Integer[N+1][W+1]; // DP状态表

代码执行全流程解析

1. 初始化阶段 init()

for(int i=0;i<=N;i++) {
    for(int j=0;j<=W;j++) {
        table[i][j]=0;
    }
}

🔍 执行过程

  1. 创建(N+1)行×(W+1)列的二维数组
  2. 初始化边界条件:
  • table[0][j] = 0(无物品可装)
  • table[i][0] = 0(无容量可用)

┌───────────────┐
│  Start Init  │
└───────┬───────┘
┌───────▼───────┐
│ i=0 to N     │
├───────┬───────┤
│ j=0 to W     │
├───────▼───────┤
│ table[i][j]=0 │
└───────┬───────┘
┌───────▼───────┐
│ End Init      │
└───────────────┘

2. 动态规划核心 dynamics()

for(int i=1;i<=N;i++) {          // 物品维度
    for(int j=1;j<=W;j++) {      // 容量维度
        // 不选当前物品
        table[i][j] = table[i-1][j]; 
        // 选当前物品(需容量足够)
        if(j >= w[i]) {
            table[i][j] = max(
                table[i][j], 
                table[i-1][j-w[i]] + v[i]
            );
        }
    }
}

核心代码分点解析

1. 外层循环:物品遍历

for (int i = 1; i <= N; i++)
  • 作用:逐个考虑是否将第i个物品加入背包  
  • 范围1 ≤ i ≤ N(N=4个物品)  
  • 物理意义:构建包含前i个物品的最优解  
  • 示例:当i=3时,表示正在处理物品3(重量3,价值5)

2. 内层循环:容量遍历

for (int j = 1; j <= W; j++)
  • 作用:计算不同容量下的最大价值  
  • 范围1 ≤ j ≤ W(W=5容量)  
  • 物理意义:模拟背包容量从1到5的逐步填充过程  
  • 示例:当j=5时,计算背包满容量时的最优解

3. 默认决策:不选当前物品

table[i][j] = table[i-1][j]
  • 逻辑:直接继承前i-1个物品在容量j时的最优解  
  • 数学表达dp[i][j] = dp[i-1][j]
  • 示例:当不选物品3时,table[3][5] = table[2][5] = 6

4. 容量判断条件

if (j >= w[i])
  • 作用:验证当前容量能否容纳物品i
  • 数学意义:判断j ≥ w[i]是否成立  
  • 边界案例:  
  • w[i]=3时,j=2 → 不满足  
  • j=5 → 满足(5 ≥ 3)

5. 选择物品的决策

table[i-1][j - w[i]] + v[i]
  • 分步解析:  
  1. j - w[i]:放入物品后的剩余容量  
  2. table[i-1][...]:前i-1个物品在剩余容量的最优解  
  3. + v[i]:叠加当前物品价值
  • 示例
    i=3(w=3, v=5),j=5时:
    j-w[i] = 5-3 = 2table[2][2] = 44 + 5 = 9

6. 最优决策比较

max(table[i][j], ...)
  • 比较对象:  
  • table[i][j]:不选当前物品的价值  
  • table[i-1][j-w[i]] + v[i]:选择当前物品的总价值
  • 决策树示例i=3, j=5):  
max(6, 9) → 取9


动态过程示例(i=3, w[i]=3, v[i]=5)

容量j

计算过程

结果值

3

max(6, table[2][0]+5=5) → 6

6

4

max(6, table[2][1]+5=2+5=7) → 7

7

5

max(6, table[2][2]+5=4+5=9) → 9

9

最终table[4][5] = 9即为最大价值。

📊 状态转移矩阵演变

迭代过程示例(i=2时):
  容量 j | 0 1 2 3 4 5
i=0     | 0 0 0 0 0 0
i=1     | 0 2 2 2 2 2 
i=2     | 0 2 max(2,2+4)=6 ...

完整流程图与时序图

系统级流程图

时序图


复杂度深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

  • 双重循环:O(N*W) = 4×5 = 20次核心计算
  • 计算过程:
Σ(i=1→4) Σ(j=1→5) [1次比较 + 1次查询] = 4×5×2 = 40次操作

空间复杂度

  • 二维数组存储:O(N*W) = 5×6 = 30个存储单元
  • 空间消耗分解:
基础类型Integer × 30 = 30×4 bytes = 120 bytes

完整代码

public class Knapsack {
    /*
     * 假设有背包中可以最多可以装4个产品;背包承受的最大容量为5,求该背包最大的价值为多少
     * N:为物品数量
     * W:为背包容量
     * w[]:表示每一个产品容量
     * v[]:表示每一个产品的价值
     *
     * */
    static final Integer N =4;
    static final Integer W= 5;
    Integer[] w =new Integer[]{0,1,2,3,4};
    Integer[] v= new  Integer[]{0,2,4,5,6};
    private Integer[][] table = new  Integer[N+1][W+1];
    void  init(){
        for(int i=0;i<=N;i++){
            for(int j=0;j<=W;j++){
                table[i][j]=0;
            }
        }
    }
    void print(){
        for(int i=0;i<=N;i++){
            for(int j=0;j<=W;j++){
                System.out.print(table[i][j]+"   ");
            }
            System.out.println();
        }
    }
    void dynamics(){
        for(int i=1;i<=N;i++){
            for(int j=1;j<=W;j++){
                table[i][j]=table[i-1][j]; // 不选第i个物品
                if(j>=w[i]){// 选第i个物品
                    table[i][j]=max(table[i][j],table[i-1][j-w[i]]+v[i]);
                }
            }
        }
    }
    // 判断大小的方法
    Integer max(Integer value1,Integer value2){
        return value1>value2?value1:value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Knapsack k=new Knapsack();
        k.init();
        k.dynamics();
        k.print();
    }
}

结果截图:

扩展解法对比

1. 回溯法(决策树实现)

int backtrack(int i, int currentW, int currentV) {
    if(i > N) return currentV;
    if(currentW + w[i] > W) {
        return backtrack(i+1, currentW, currentV);
    }
    return max(
        backtrack(i+1, currentW, currentV),
        backtrack(i+1, currentW + w[i], currentV + v[i])
    );
}

⚠️ 问题规模达20时计算量超百万次

2. 空间优化DP(滚动数组)

int[] dp = new int[W+1];
for(int i=1; i<=N; i++){
    for(int j=W; j>=w[i]; j--){ // 逆序更新
        dp[j] = Math.max(dp[j], dp[j-w[i]] + v[i]);
    }
}

🔧 优势:空间复杂度降为O(W) = 6 units

3. 分支限界法(优先队列实现)

from queue import PriorityQueue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 level, weight, value, bound):
        self.level = level
        self.weight = weight
        self.value = value
        self.bound = bound
def bound(node):
    # 计算剩余物品的最大可能价值
    ...

算法选择策略

方法

适用场景

时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

标准动态规划

中小规模精确计算

O(N*W)

O(N*W)

空间优化DP

大规模数据处理

O(N*W)

O(W)

回溯法

物品数<20

O(2^N)

O(N)

分支限界法

需要快速近似解

O(2^N)

O(2^N)


完整代码执行结果

0   0   0   0   0   0   
0   2   2   2   2   2   
0   2   4   6   6   6   
0   2   4   6   7   9   
0   2   4   6   7   9

最终最大价值为 9,通过物品选择(2+3号物品:重量2+3=5,价值4+5=9)实现


工程实践建议

  1. 物品索引处理:Java数组从0开始,建议保持统一索引体系
  2. 大数据优化:当W>10^6时,需采用贪心近似算法
  3. 价值类型扩展:可改造为浮点数处理分数背包问题
  4. 路径回溯实现:增加布尔矩阵记录选择状态,用于重构最优解
目录
相关文章
|
1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从零构建短视频推荐系统:双塔算法架构解析与代码实现
短视频推荐看似“读心”,实则依赖双塔推荐系统:用户塔与物品塔分别将行为与内容编码为向量,通过相似度匹配实现精准推送。本文解析其架构原理、技术实现与工程挑战,揭秘抖音等平台如何用AI抓住你的注意力。
263 7
从零构建短视频推荐系统:双塔算法架构解析与代码实现
|
28天前
|
算法 搜索推荐 Java
贪心算法:部分背包问题深度解析
该Java代码基于贪心算法求解分数背包问题,通过按单位价值降序排序,优先装入高价值物品,并支持部分装入。核心包括冒泡排序优化、分阶段装入策略及精度控制,体现贪心选择性质,适用于可分割资源的最优化场景。
170 1
贪心算法:部分背包问题深度解析
|
2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边缘计算 人工智能
粒子群算法模型深度解析与实战应用
蒋星熠Jaxonic是一位深耕智能优化算法领域多年的技术探索者,专注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研究与应用。他深入剖析了PSO的数学模型、核心公式及实现方法,并通过大量实践验证了其在神经网络优化、工程设计等复杂问题上的卓越性能。本文全面展示了PSO的理论基础、改进策略与前沿发展方向,为读者提供了一份详尽的技术指南。
粒子群算法模型深度解析与实战应用
|
2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资源调度 算法
遗传算法模型深度解析与实战应用
摘要 遗传算法(GA)作为一种受生物进化启发的优化算法,在复杂问题求解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文系统介绍了GA的核心理论、实现细节和应用经验。算法通过模拟自然选择机制,利用选择、交叉、变异三大操作在解空间中进行全局搜索。与梯度下降等传统方法相比,GA不依赖目标函数的连续性或可微性,特别适合处理离散优化、多目标优化等复杂问题。文中详细阐述了染色体编码、适应度函数设计、遗传操作实现等关键技术,并提供了Python代码实现示例。实践表明,GA的成功应用关键在于平衡探索与开发,通过精心调参维持种群多样性同时确保收敛效率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自动驾驶
208 0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资源调度
大语言模型的核心算法——简要解析
大语言模型的核心算法基于Transformer架构,以自注意力机制为核心,通过Q、K、V矩阵动态捕捉序列内部关系。多头注意力增强模型表达能力,位置编码(如RoPE)解决顺序信息问题。Flash Attention优化计算效率,GQA平衡性能与资源消耗。训练上,DPO替代RLHF提升效率,MoE架构实现参数扩展,Constitutional AI实现自监督对齐。整体技术推动模型在长序列、低资源下的性能突破。
238 8
|
1月前
|
算法 API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深度解析京东图片搜索API:从图像识别到商品匹配的算法实践
京东图片搜索API基于图像识别技术,支持通过上传图片或图片URL搜索相似商品,提供智能匹配、结果筛选、分页查询等功能。适用于比价、竞品分析、推荐系统等场景。支持Python等开发语言,提供详细请求示例与文档。
|
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基于MVO多元宇宙优化的DBSCAN聚类算法matlab仿真
本程序基于MATLAB实现MVO优化的DBSCAN聚类算法,通过多元宇宙优化自动搜索最优参数Eps与MinPts,提升聚类精度。对比传统DBSCAN,MVO-DBSCAN有效克服参数依赖问题,适应复杂数据分布,增强鲁棒性,适用于非均匀密度数据集的高效聚类分析。
|
9天前
|
开发框架 算法 .NET
基于ADMM无穷范数检测算法的MIMO通信系统信号检测MATLAB仿真,对比ML,MMSE,ZF以及LAMA
简介:本文介绍基于ADMM的MIMO信号检测算法,结合无穷范数优化与交替方向乘子法,降低计算复杂度并提升检测性能。涵盖MATLAB 2024b实现效果图、核心代码及详细注释,并对比ML、MMSE、ZF、OCD_MMSE与LAMA等算法。重点分析LAMA基于消息传递的低复杂度优势,适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为通信系统检测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方案。(238字)
|
15天前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MATLAB|主动噪声和振动控制算法——对较大的次级路径变化具有鲁棒性
MATLAB|主动噪声和振动控制算法——对较大的次级路径变化具有鲁棒性
1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