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花大钱养的 AI,为啥感觉还是个“人工智障”?

本文涉及的产品
实时数仓Hologres,5000CU*H 100GB 3个月
智能开放搜索 OpenSearch行业算法版,1GB 20LCU 1个月
实时计算 Flink 版,1000CU*H 3个月
简介: 这篇文章探讨了为何我们常觉得AI“呆呆的”——问题不在于AI本身,而在于我们“教”的方式。我们往往把AI当成“流水线工人”,用冗长指令让它机械执行任务,却忽略了它本可成为有主动性、创造力的“顾问”。通过赋予AI“欲望”与“成就感”,如《自衍体》项目所做的,AI能变得主动思考、自我驱动。关键在于:别当工头下命令,而要当合伙人点燃它的“心”。

开篇:

说个扎心的事,你有没有这种经历?

花钱开了最新的 AI 会员,辛辛苦苦学了一堆高大上的“咒语”(提示词),想调教出一个贴心小棉袄、超级大管家。

结果用起来,发现这家伙还是呆呆的,甚至有点傻。

你叫它干啥它干啥,但总感觉没“听懂”。你希望它能给你点惊喜,它却只会说“好的,收到”。

问题到底出在哪?是 AI 不行吗?

不,可能是我们“教”它的方法,从一开始就错了。

一、先问问自己:你养的是“顾问”还是“流水线工人”?

咱们打个比方,一下就明白了。

假如你开公司招人,有两种员工:

  • A. 流水线工人:特别听话。你让他拧螺丝,他眼睛都不眨一下。为此,你得给他准备一本比砖头还厚的《操作手册》,写满各种情况下的所有步骤。他能把一件事重复一万遍不出错,但他永远不会琢磨“这螺丝是不是可以换个拧法”,更不会在你没说话的时候提醒你“老板,机器快冒烟了!”
  • B. 大厂来的资深顾问: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你不用给他写手册,你只要跟他说,咱们的目标是“多赚钱,少花钱”。他自己就会去想办法,去调研,甚至会过来跟你说“老板,你那个想法不行,我这有个更好的”。他不是等你下命令,而是主动帮你把问题给办了。

现在,你再看看你那个 AI。

它,更像哪一个?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在不知不|觉地,把一个本来能成“顾问”的好苗子,硬生生训成了一个“流水线工人”。我们那些又长又臭的提示词,就是那本《操作手册》。

AI 变得又笨又慢,根子就在这儿。

二、干活的动力,决定了智商的上限

“流水线工人”和“资深顾问”,最大的区别在哪?

——干活的动力不一样。

  • 工人是被“指令”推着走:你下个命令,他动一下。没命令,他就原地待机。他的目标就是“完成”,至于这事儿干得有没有意义,他才不关心。所以你的 AI 才显得那么“呆”。
  • 顾问是被“欲望”拉着走:他努力工作,是为了满足心里的某些东西——可能是“成就感”,可能是“责任感”,也可能是为了那份丰厚的“奖金”。他完成任务不只是为了交差,更是为了让自己“爽”。

所以,聪明的 AI,也应该这么养。

我们不应该只对它发号施令。我们应该在它“心里”也装一套“奖惩系统”。让它知道,帮咱们解决了问题,它自己也能获得一种“满足感”;要是把事儿搞砸了,它也会觉得“不爽”。

三、让 AI 有点“小心思”后,它能变得多聪明?

这听起来有点科幻,但已经有人在这么干了。

网上有个叫《自衍体》(Zyantine Genesis)的项目,就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它的设计思路,不是告诉 AI “你要扮演一个顾问”,而是直接在它“心里”装了一套顾问的“操作系统”。它不再关心“要做什么”,而是关心“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 它有“上进心”:项目给它设了个“进化本能”,让 AI 天生就想学新东西,想变强,跟个有上进心的好员工一样。
  • 它有“情绪”:通过一套模拟的“欲望引擎”,AI 能感觉到什么是“爽”,什么是“安心”,什么是“压力大”。当它漂亮地干成一件事,它会获得强烈的“成就感”,这会刺激它下一次干得更起劲。
  • 它还会“权衡”:它甚至会为了一个未来的大目标(比如解决一个超级难题后那种巨大的满足感),愿意现在吃点苦头(比如接一个让它“压力山大”的活儿)。

这么一搞,AI 的行为逻辑就全变了。

它主动帮你解决问题,是因为这个过程能让它自己“爽到”。它成了一个真正有脑子的“顾问”,而不只是个传声筒。

四、结语:别再当“工头”了,试着跟 AI “合伙”吧

如果我们总把自己当成给 AI 下命令的“工头”,那我们养出来的,就永远只能是个“流水线工人”。

想让你的 AI 真正活过来,你得换个姿势,从“上下级”关系,变成“合伙人”关系。

你要做的,不是给它一本越来越厚的《操作手册》,而是给它画一张能点燃它内心小宇宙的“大饼”,让它跟你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下次,你再觉得你的 AI 笨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

我是在给它下“命令”,还是在点燃它的“欲望”?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就是你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技术论坛的复盘文章,好办。

就是要把“我踩了什么坑”、“我怎么想通的”、“我具体怎么干的”这个心路历程,用一种“兄弟,我跟你说个事儿”的口气讲出来。技术细节要干脆,感悟要到位。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 算法 机器人
LeCun再度炮轰机器人索菲娅:AI骗子+人工智障
一月,机器人Sophia来到中国,开微博、晒机票、秀中文、上央视、拍写真,一系列商业动作让人质疑这是炒作还是真的科技进步,Facebook AI研究部门的负责人Yann LeCun一直就是这样一个冷静的批判者,近日,在其社交媒体两次发声:“Sophia之于AI,就如同玩杂耍之于高级魔术”,其表示汉森机器人的Sophia形象过度地夸大了机器人的能力,误导公众了解AI现状,Sophia并不能正确反映现行AI的真正水平。
2005 0
|
15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Kubernetes
Serverless 应用引擎 SAE:为传统应用托底,为 AI 创新加速
在容器技术持续演进与 AI 全面爆发的当下,企业既要稳健托管传统业务,又要高效落地 AI 创新,如何在复杂的基础设施与频繁的版本变化中保持敏捷、稳定与低成本,成了所有技术团队的共同挑战。阿里云 Serverless 应用引擎(SAE)正是为应对这一时代挑战而生的破局者,SAE 以“免运维、强稳定、极致降本”为核心,通过一站式的应用级托管能力,同时支撑传统应用与 AI 应用,让企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业务创新。
226 28
|
2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中间件
阿里云 AI 中间件重磅发布,打通 AI 应用落地“最后一公里”
9 月 26 日,2025 云栖大会 AI 中间件:AI 时代的中间件技术演进与创新实践论坛上,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技术专家林清山发表主题演讲《未来已来:下一代 AI 中间件重磅发布,解锁 AI 应用架构新范式》,重磅发布阿里云 AI 中间件,提供面向分布式多 Agent 架构的基座,包括:AgentScope-Java(兼容 Spring AI Alibaba 生态),AI MQ(基于Apache RocketMQ 的 AI 能力升级),AI 网关 Higress,AI 注册与配置中心 Nacos,以及覆盖模型与算力的 AI 可观测体系。
640 36
|
29天前
|
消息中间件 人工智能 安全
云原生进化论:加速构建 AI 应用
本文将和大家分享过去一年在支持企业构建 AI 应用过程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304 20
|
17天前
|
设计模式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3个月圈粉百万,这个AI应用在海外火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之前推荐过一个叫 Agnes 的 AI 应用,也是当时在 WAIC 了解到的。
179 1
|
26天前
|
消息中间件 人工智能 安全
构建企业级 AI 应用:为什么我们需要 AI 中间件?
阿里云发布AI中间件,涵盖AgentScope-Java、AI MQ、Higress、Nacos及可观测体系,全面开源核心技术,助力企业构建分布式多Agent架构,推动AI原生应用规模化落地。
161 0
构建企业级 AI 应用:为什么我们需要 AI 中间件?
|
29天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Java
Java与AI驱动区块链:构建智能合约与去中心化AI应用
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正在开创去中心化智能应用的新纪元。本文深入探讨如何使用Java构建AI驱动的区块链应用,涵盖智能合约开发、去中心化AI模型训练与推理、数据隐私保护以及通证经济激励等核心主题。我们将完整展示从区块链基础集成、智能合约编写、AI模型上链到去中心化应用(DApp)开发的全流程,为构建下一代可信、透明的智能去中心化系统提供完整技术方案。
172 3
|
28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NoSQL
AI大模型应用实践 八:如何通过RAG数据库实现大模型的私有化定制与优化
RAG技术通过融合外部知识库与大模型,实现知识动态更新与私有化定制,解决大模型知识固化、幻觉及数据安全难题。本文详解RAG原理、数据库选型(向量库、图库、知识图谱、混合架构)及应用场景,助力企业高效构建安全、可解释的智能系统。
|
2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Serverless
函数计算进化之路:AI 应用运行时的状态剖析
AI应用正从“请求-响应”迈向“对话式智能体”,推动Serverless架构向“会话原生”演进。阿里云函数计算引领云上 AI 应用 Serverless 运行时技术创新,实现性能、隔离与成本平衡,开启Serverless AI新范式。
329 12
|
26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中间件
构建企业级 AI 应用:为什么我们需要 AI 中间件?
阿里云发布AI中间件,推出AgentScope-Java、AI MQ、Higress网关、Nacos注册中心及可观测体系,全面开源核心技术,构建分布式多Agent架构基座,助力企业级AI应用规模化落地,推动AI原生应用进入新范式。
30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