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synchronized原理

简介: 【多线程】synchronized原理

结合 锁策略,我们就可以总结出,synchronized具有以下特性:

  1. 乐观悲观,自适应
  2. 重量轻量,自适应
  3. 自旋挂起等待,自适应
  4. 非公平锁
  5. 可重入锁
  6. 不是读写锁

当代码执行到 synchronized 代码块中,JVM 大概要做哪些事情

一、锁升级 (面试经常考)

  • 刚开始 synchronized 加锁,首先锁会处于“偏向锁”状态
  • 遇到线程之间的锁竞争,升级到“轻量级锁”
  • 进一步的统计竞争出现的频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升级到“重量级锁”
    synchronized 加锁的时候,会经历:无锁 => 偏向锁 => 轻量级锁 => 重量级锁

轻量级锁和重量级锁在 各种锁策略这篇文章中有详细介绍

在这里我们理解一下什么是“偏向锁

偏向锁

偏向锁不是真的加锁,因为真的加锁开销比较大,偏向锁只是做个标记,标记的过程,非常的轻量高效(比轻量级锁还要轻量)

偏向锁不是真的"加锁",只是给对象头中做⼀个"偏向锁的标记",记录这个锁属于哪个线程

  • 如果后续没有其他线程来竞争该锁,那么就不⽤进⾏其他同步操作了(避免了加锁解锁的开销)
  • 如果后续有其他线程来竞争该锁(刚才已经在锁对象中记录了当前锁属于哪个线程了,很容易识别当前申请锁的线程是不是之前记录的线程),那就取消原来的偏向锁状态,就立即加锁,进⼊⼀般的轻量级锁状态
    偏向锁本质上相当于"延迟加锁",能不加锁就不加锁,尽量来避免不必要的加锁开销,但是该做的标记还是得做的,否则⽆法区分何时需要真正加锁

例子:

假设男主是⼀个锁,⼥主是⼀个线程。如果只有这⼀个线程来使⽤这个锁,那么男主⼥主即使不领证结婚(避免了⾼成本操作),也可以⼀直幸福的⽣活下去

但是⼥配出现了,也尝试竞争男主,此时不管领证结婚这个操作成本多⾼,⼥主也势必要把这个动作完成了,让⼥配死⼼

偏向锁 => 轻量级锁:出现竞争

轻量级锁 => 重量级锁:竞争激烈

上述锁升级的过程,主要也是为了能够让 synchronized 这个锁很好的适应不同的场景,就可以降低程序员的使用负担(程序员不用考虑太多,无脑使用 synchronized 就行了)

对于当前 JVM 的实现来说,上述锁升级的过程,属于“不可逆”(只能升级,不能降级),要想回到最初的状态,就需要再弄一个锁对象才可以

二、锁消除

编译器的优化策略


编译器会对你写的 synchronized 代码做出判定,判定这个地方是否确实需要加锁,如果这里没有必要加锁,就能够自动把 synchronized 给干掉(避免产生无意义的执行开销)

锁消除虽然存在,我们写代码的时候,也不能完全指望这个,无脑加锁

  • 锁消除只是一个辅助效果,给我们兜底,就别指望全给我们兜这个底
  • 毕竟编译器的判定有时候也没那么准确,尤其是在多线程环境下的代码

三、锁粗化

编译器的优化策略


锁的粒度

synchronized() {
  ...
}
  • 里面的代码越多,“粒度越粗”
  • 代码越少,“粒度越细”
  • 得看代实际执行的代码,而不是有多少行,可能里面有方法调用,也算“代码量”

锁粗化就是把多个“细粒度”的锁,合并成“粗粒度”的锁

  • 一次加解锁过程,就把四次操作全部涵盖进去了

因为每次加锁都可能涉及到阻塞等待,如果拆成多次,那么总的阻塞时间就可能很长,为了缩短总的等待时间,提高执行效率,就可以使用“锁粗化”的操作

例子:汇报工作

领导给你汇报了三个活,让你今天搞定

领导下班的时候,你把这三个活都干完了,去向领导电话汇报

  1. 三个任务给领导分别打三个电话进行汇报
  • 锁的粒度太小了,每次给领导打电话,就相当与对领导加锁,这样都被嫌死了
  • 每次加一个小粒度的锁,频繁加锁,效率是非常低的
  1. 三个任务打一个电话一起汇报
  • 这样也会缩短整体的阻塞时间

四、相关面试题


相关文章
|
22天前
|
存储 缓存 监控
什么是线程池?它的工作原理?
我是小假 期待与你的下一次相遇 ~
|
3月前
|
数据采集 消息中间件 并行计算
Python多线程与多进程性能对比:从原理到实战的深度解析
在Python编程中,多线程与多进程是提升并发性能的关键手段。本文通过实验数据、代码示例和通俗比喻,深入解析两者在不同任务类型下的性能表现,帮助开发者科学选择并发策略,优化程序效率。
200 1
|
5月前
|
数据采集 网络协议 前端开发
Python多线程爬虫模板:从原理到实战的完整指南
多线程爬虫通过并发请求大幅提升数据采集效率,适用于大规模网页抓取。本文详解其原理与实现,涵盖任务队列、线程池、会话保持、异常处理、反爬对抗等核心技术,并提供可扩展的Python模板代码,助力高效稳定的数据采集实践。
229 0
|
9月前
|
安全 Java 开发者
【JAVA】封装多线程原理
Java 中的多线程封装旨在简化使用、提高安全性和增强可维护性。通过抽象和隐藏底层细节,提供简洁接口。常见封装方式包括基于 Runnable 和 Callable 接口的任务封装,以及线程池的封装。Runnable 适用于无返回值任务,Callable 支持有返回值任务。线程池(如 ExecutorService)则用于管理和复用线程,减少性能开销。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实现这些封装,使多线程编程更加高效和安全。
|
10月前
|
Java Linux 调度
硬核揭秘:线程与进程的底层原理,面试高分必备!
嘿,大家好!我是小米,29岁的技术爱好者。今天来聊聊线程和进程的区别。进程是操作系统中运行的程序实例,有独立内存空间;线程是进程内的最小执行单元,共享内存。创建进程开销大但更安全,线程轻量高效但易引发数据竞争。面试时可强调:进程是资源分配单位,线程是CPU调度单位。根据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并发模型,如高并发用线程池。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更好地理解并回答面试中的相关问题,祝你早日拿下心仪的offer!
212 6
|
11月前
|
安全 Java Kotlin
Java多线程——synchronized、volatile 保障可见性
Java多线程中,`synchronized` 和 `volatile` 关键字用于保障可见性。`synchronized` 保证原子性、可见性和有序性,通过锁机制确保线程安全;`volatile` 仅保证可见性和有序性,不保证原子性。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 `synchronized` 和 `volatile` 解决主线程无法感知子线程修改共享变量的问题。总结:`volatile` 确保不同线程对共享变量操作的可见性,使一个线程修改后,其他线程能立即看到最新值。
252 7
|
11月前
|
安全 Java 编译器
深入理解Java中synchronized三种使用方式:助您写出线程安全的代码
`synchronized` 是 Java 中的关键字,用于实现线程同步,确保多个线程互斥访问共享资源。它通过内置的监视器锁机制,防止多个线程同时执行被 `synchronized` 修饰的方法或代码块。`synchronized` 可以修饰非静态方法、静态方法和代码块,分别锁定实例对象、类对象或指定的对象。其底层原理基于 JVM 的指令和对象的监视器,JDK 1.6 后引入了偏向锁、轻量级锁等优化措施,提高了性能。
404 3
|
12月前
|
Java 开发者
在Java多线程编程的世界里,Lock接口正逐渐成为高手们的首选,取代了传统的synchronized关键字
在Java多线程编程的世界里,Lock接口正逐渐成为高手们的首选,取代了传统的synchronized关键字
146 4
|
Java 开发者
在 Java 多线程编程中,Lock 接口正逐渐取代传统的 `synchronized` 关键字,成为高手们的首选
【10月更文挑战第6天】在 Java 多线程编程中,Lock 接口正逐渐取代传统的 `synchronized` 关键字,成为高手们的首选。相比 `synchronized`,Lock 提供了更灵活强大的线程同步机制,包括可中断等待、超时等待、重入锁及读写锁等高级特性,极大提升了多线程应用的性能和可靠性。通过示例对比,可以看出 Lock 接口通过 `lock()` 和 `unlock()` 明确管理锁的获取和释放,避免死锁风险,并支持公平锁选择和条件变量,使其在高并发场景下更具优势。掌握 Lock 接口将助力开发者构建更高效、可靠的多线程应用。
87 2
|
存储 缓存 Java
JAVA并发编程系列(11)线程池底层原理架构剖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Java线程池的核心参数及其意义,包括核心线程数量(corePoolSize)、最大线程数量(maximumPoolSize)、线程空闲时间(keepAliveTime)、任务存储队列(workQueue)、线程工厂(threadFactory)及拒绝策略(handler)。此外,还介绍了四种常见的线程池:可缓存线程池(newCachedThreadPool)、定时调度线程池(newScheduledThreadPool)、单线程池(newSingleThreadExecutor)及固定长度线程池(newFixedThreadPool)。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