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入门6——模板(泛型编程、函数模板、类模板)

简介: C++入门6——模板(泛型编程、函数模板、类模板)

1. 泛型编程

我们来写一个加法函数:

int add(int x, int y)
{
  return x + y;
}

这个加法函数似乎只能完成参数为整型的加法呀!那我现在需要计算小数的加法就必须再写一个参数类型为浮点型的加法函数。

有没有方法可以实现一个通用的加法函数呢?

我们在C++入门1——从C语言到C++的过渡中介绍函数重载时,说到了这个问题,使用函数重载当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dd(int x, int y)
{
  return x + y
}
double add(double x, double y)
{
  return x + y;
}
int main()
{
 
  int i1 = 1;
  int i2 = 1;
  cout << add(i1, i2) << endl;
  double d1 = 1.1;
  double d2 = 1.1;
  cout << add(d1, d2) << endl;
  return 0;
}

可是我们也应该发现一些问题:

1. 重载的函数仅仅是类型不同,代码复用率较低,只要有新类型出现时,就需要我们自己增加对应的函数;

2. 代码的可维护性比较低,一个出错可能所有的重载均出错。


那还有没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相信看完我们的自制月饼你会有所启发:

没错,尽管这些月饼颜色不同,但却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我们的加法函数也是同样的道理,既然他们的功能是相似的,就是参数类型不同,那我能否告诉编译器一个模子,让编译器根据不同的类型利用该模子来生成代码呢?

如果在C++中,也能够存在这样一个模具,通过给这个模具中填充不同材料(类型),来获得不同材料的铸件 (即生成具体类型的代码),那将会节省许多麻烦,这就是所谓的泛型编程。


泛型编程:编写与类型无关的通用代码,是代码复用的一种手段。模板是泛型编程的基础。

模板又分为函数模板和类模板。

2. 函数模板

2.1 函数模板的概念

函数模板代表了一个函数家族,该函数模板与类型无关,在使用时被参数化,根据实参类型产生函数的特定类型版本。

2.2 函数模板的格式

比如上面的加法函数我们就可以这样来写:

template<class T>
T add(T x, T y)
{
  return x + y;
}
 
int main()
{
  int i1 = 1;
  int i2 = 1;
  cout << add(i1, i2) << endl;
  double d1 = 1.1;
  double d2 = 1.1;
  cout << add(d1, d2) << endl;
  return 0;
}

(注:typename是用来定义模板参数的关键字,也可以使用class(切记:不能使用struct代替class))


2.3 函数模板的实例化

用不同类型的参数使用函数模板时,称为函数模板的实例化。模板参数实例化分为:隐式实例化和显式实例化。

2.3.1 隐式实例化(函数模板的原理)

函数模板相当于一张图纸,它本身并不是函数,是编译器用使用方式产生特定具体类型函数的模具。所以其实模板就是将本来应该我们做的重复的事情交给了编译器。

隐式实例化其实就是让编译器根据实参推演模板参数的实际类型。

比如在上面的加法函数中:

在编译器编译阶段,对于模板函数的使用,编译器需要根据传入的实参类型来推演生成对应类型的函数以供调用。比如:当用double类型使用函数模板时,编译器通过对实参类型的推演,将T确定为double类型,然后产生一份专门处理double类型的代码,对于字符类型也是如此。


既然隐式实例化这么好用,该做的事情编译器都帮我们做了,那怎么还存在显式实例化呢?

我们在写加法函数时,上面都是两个相同类型的参数相加,那我想实现整数和浮点数相加呢?

我们当然可以令模板多加一个参数: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emplate<class T1, class T2>
T1 add(T1 x, T2 y)
{
  return x + y;
}
 
int main()
{
  cout << add(1.1, 1) << endl;
  return 0;
}

这样写也有问题:

①令模板多加一个参数增加了代码量;

②如果函数不是我写的,我只是拿来用,我并不清楚第一个参数的类型就是返回值类型呀,我想二者相加得到整数类型,却返回了浮点数类型。

那么这时我还是令模板只定义一个参数: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emplate <class T>
T add(T x, T y)
{
  return x + y;
}
 
int main()
{
  int i = 1;
  double d = 1.1;
  cout << add(i, d) << endl;
  return 0;
}

这时又报错了!因为在编译期间,当编译器看到该实例化时,需要推演其 实参类型通过实参i将T推演为int,通过实参d将T推演为double类型,但模板参数列表中只有一个T, 编译器无法确定此处到底该将T确定为int 或者 double类型而报错(add(i,d),在模板中,编译器一般不会进行类型转换操作,因为编译器并无法准确知道我们到底要怎样的结果)

此时就有了两种解决方法:①我们自己进行强制类型转化;②使用显式实例化

2.3.2 显式实例化

显式实例化:在函数名后的<>中指定模板参数的实际类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emplate <class T>
T add(T x, T y)
{
  return x + y;
}
 
int main()
{
  int i = 1;
  double d = 1.1;
  cout << add<int>(i, d) << endl;
  cout << add<double>(i, d) << endl;
  return 0;
}

2.4 模板参数的匹配原则

1. 一个非模板函数可以和一个同名的函数模板同时存在,而且该函数模板还可以被实例化为这个非模板函数;

2. 对于非模板函数和同名函数模板,如果其他条件都相同,在调动时会优先调用非模板函数而不会从该模板产生出一个实例。如果模板可以产生一个具有更好匹配的函数,那么将选择模板;

3. 模板函数不允许自动类型转换,但普通函数可以进行自动类型转换。

比如以下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专门处理double的加法函数
double add(double x, double y)
{
  return x + y;
}
//通用加法函数
template<class T>
T add(T x, T y)
{
  return x + y;
}
 
void func1()
{
  add(1.1, 1.1);// 与非模板函数匹配,编译器不需要特化
  add<double>(1.1, 1.1);// 调用编译器特化的Add版本
}
 
void func2()
{
  add(1.1, 1.1);// 与非函数模板类型完全匹配,不需要函数模板实例化
  add(1, 1.1);// 模板函数可以生成更加匹配的版本,编译器根据实参生成更加匹配的Add函数
}

3. 类模板

3.1 类模板的定义格式

类模板的定义格式与函数模板类似:

3.2 类模板的使用场景

我们在写顺序表时,会使用typedef来修改数据类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int DataType;
 
class SeqList
{
public:
  SeqList(int capacity = 4)
    :_a(new DataType[capacity])
    ,_size(0)
    ,_capacity(capacity)
  {}
 
  ~SeqList()
  {
    delete[] _a;
    _a = nullptr;
    _size = _capacity = 0;
  }
 
private:
  int* _a;
  int _size;
  int _capacity;
};

当我们存double类型时,只需将typedef int DataType;改为typedef double DataType;即可。

这样也很方便呀!还要类模板干什么呢?

那如果我需要两个顺序表,一个存int,一个存double呢?那就必须再复制一份代码了,那么这时类模板就为我们提供了更方便的解决方法:

template<class T>
class SeqList
{
public:
  SeqList(int capacity = 4)
    :_a(new T[capacity])
    , _size(0)
    , _capacity(capacity)
  {}
 
  ~SeqList()
  {
    delete[] _a;
    _a = nullptr;
    _size = _capacity = 0;
  }
 
private:
  int* _a;
  int _size;
  int _capacity;
};

3.2 类模板的实例化

类模板实例化与函数模板实例化不同,类模板实例化需要在类模板名字后跟<>,然后将实例化的类型放在<> 中即可,类模板名字不是真正的类,而实例化的结果才是真正的类。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emplate<class T>
class SeqList
{
public:
  SeqList(int capacity = 4)
    :_a(new T[capacity])
    , _size(0)
    , _capacity(capacity)
  {}
 
  ~SeqList()
  {
    delete[] _a;
    _a = nullptr;
    _size = _capacity = 0;
  }
 
private:
  int* _a;
  int _size;
  int _capacity;
};
 
int main()
{
  SeqList<int> s1;
  SeqList<double> s2;
  return 0;
}

(本篇完)

相关文章
|
5月前
|
人工智能 机器人 编译器
c++模板初阶----函数模板与类模板
class 类模板名private://类内成员声明class Apublic:A(T val):a(val){}private:T a;return 0;运行结果:注意:类模板中的成员函数若是放在类外定义时,需要加模板参数列表。return 0;
123 0
|
5月前
|
存储 安全 编译器
c++入门
c++作为面向对象的语言与c的简单区别:c语言作为面向过程的语言还是跟c++有很大的区别的,比如说一个简单的五子棋的实现对于c语言面向过程的设计思路是首先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1)开始游戏(2)黑子先走(3)绘制画面(4)判断输赢(5)轮到白子(6)绘制画面(7)判断输赢(8)返回步骤(2) (9)输出最后结果。但对于c++就不一样了,在下五子棋的例子中,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解决的话,首先将整个五子棋游戏分为三个对象:(1)黑白双方,这两方的行为是一样的。(2)棋盘系统,负责绘制画面。
61 0
|
9月前
|
存储 缓存 C++
C++ 容器全面剖析:掌握 STL 的奥秘,从入门到高效编程
C++ 标准模板库(STL)提供了一组功能强大的容器类,用于存储和操作数据集合。不同的容器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应用场景,因此选择合适的容器对于程序的性能和代码的可读性至关重要。对于刚接触 C++ 的开发者来说,了解这些容器的基础知识以及它们的特点是迈向高效编程的重要一步。本文将详细介绍 C++ 常用的容器,包括序列容器(`std::vector`、`std::array`、`std::list`、`std::deque`)、关联容器(`std::set`、`std::map`)和无序容器(`std::unordered_set`、`std::unordered_map`),全面解析它们的特点、用法
C++ 容器全面剖析:掌握 STL 的奥秘,从入门到高效编程
|
8月前
|
存储 分布式计算 编译器
C++入门基础2
本内容主要讲解C++中的引用、inline函数和nullptr。引用是变量的别名,与原变量共享内存,定义时需初始化且不可更改指向对象,适用于传参和返回值以提高效率;const引用可增强代码灵活性。Inline函数通过展开提高效率,但是否展开由编译器决定,不建议分离声明与定义。Nullptr用于指针赋空,取代C语言中的NULL。最后鼓励持续学习,精进技能,提升竞争力。
|
8月前
|
安全 C++
【c++】继承(继承的定义格式、赋值兼容转换、多继承、派生类默认成员函数规则、继承与友元、继承与静态成员)
本文深入探讨了C++中的继承机制,作为面向对象编程(OOP)的核心特性之一。继承通过允许派生类扩展基类的属性和方法,极大促进了代码复用,增强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文章详细介绍了继承的基本概念、定义格式、继承方式(public、protected、private)、赋值兼容转换、作用域问题、默认成员函数规则、继承与友元、静态成员、多继承及菱形继承问题,并对比了继承与组合的优缺点。最后总结指出,虽然继承提高了代码灵活性和复用率,但也带来了耦合度高的问题,建议在“has-a”和“is-a”关系同时存在时优先使用组合。
428 6
|
9月前
|
编译器 C++ 开发者
【C++篇】深度解析类与对象(下)
在上一篇博客中,我们学习了C++的基础类与对象概念,包括类的定义、对象的使用和构造函数的作用。在这一篇,我们将深入探讨C++类的一些重要特性,如构造函数的高级用法、类型转换、static成员、友元、内部类、匿名对象,以及对象拷贝优化等。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理念,提升代码的健壮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
5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程序员
c++的类(附含explicit关键字,友元,内部类)
本文介绍了C++中类的核心概念与用法,涵盖封装、继承、多态三大特性。重点讲解了类的定义(`class`与`struct`)、访问限定符(`private`、`public`、`protected`)、类的作用域及成员函数的声明与定义分离。同时深入探讨了类的大小计算、`this`指针、默认成员函数(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赋值重载)以及运算符重载等内容。 文章还详细分析了`explicit`关键字的作用、静态成员(变量与函数)、友元(友元函数与友元类)的概念及其使用场景,并简要介绍了内部类的特性。
208 0
|
7月前
|
编译器 C++ 容器
【c++11】c++11新特性(上)(列表初始化、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类的新默认成员函数、lambda表达式)
C++11为C++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引入了列表初始化、右值引用、移动语义、类的新默认成员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等特性。列表初始化统一了对象初始化方式,initializer_list简化了容器多元素初始化;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优化了资源管理,减少拷贝开销;类新增移动构造和移动赋值函数提升性能;lambda表达式提供匿名函数对象,增强代码简洁性和灵活性。这些特性共同推动了现代C++编程的发展,提升了开发效率与程序性能。
261 12
|
8月前
|
设计模式 安全 C++
【C++进阶】特殊类设计 && 单例模式
通过对特殊类设计和单例模式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现复杂的C++程序。特殊类设计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而单例模式则确保类的唯一实例性和全局访问性。理解并掌握这些高级设计技巧,对于提升C++编程水平至关重要。
15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