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12c的临时UNDO:数据的“临时保镖”

简介: 【4月更文挑战第19天】Oracle 12c引入的临时UNDO为数据安全提供新保障。它为临时操作和特定事务提供独立UNDO空间,避免共享UNDO带来的性能瓶颈和管理复杂性。临时UNDO随事务开始分配,记录修改历史,事务结束后自动释放。优点包括提高性能、简化管理及保证数据一致性。但需注意手动配置、监控和优化,以防长时间占用资源。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最佳实践是提升数据库性能的关键。

在Oracle数据库的世界里,UNDO数据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像是一位忠诚的保镖,时刻守护着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而在Oracle 12c中,临时UNDO的引入更是为这位“保镖”增添了新的风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Oracle 12c临时UNDO的神秘面纱,看看它是如何为我们的数据安全保驾护航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临时UNDO。在传统的Oracle数据库中,UNDO数据主要用于记录事务的修改历史,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回滚事务或提供一致性的读取。这些UNDO数据通常存储在固定的UNDO表空间中,由所有事务共享。然而,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如大量的小事务或临时表的操作中,这种共享UNDO的方式可能会导致性能瓶颈或管理上的复杂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Oracle 12c引入了临时UNDO的概念。

临时UNDO,顾名思义,就是为临时操作或特定事务提供的UNDO空间。它与传统的共享UNDO不同,每个会话或事务都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临时UNDO段,这样就能够避免因为共享UNDO而导致的性能问题。同时,临时UNDO的生命周期也与事务或会话绑定,当事务提交或会话结束时,相应的临时UNDO段也会被自动释放,无需额外的管理操作。

那么,临时UNDO是如何工作的呢?当一个事务开始时,Oracle会根据需要为其分配一个临时UNDO段。这个临时UNDO段会存储该事务的所有UNDO数据。在事务执行过程中,如果需要对数据进行修改,那么这些修改操作都会被记录在临时UNDO段中。如果事务需要回滚,那么Oracle就可以利用这些UNDO数据来恢复数据的原始状态。当事务提交时,虽然数据的修改已经生效,但临时UNDO段中的数据并不会立即删除,而是等待会话结束或达到一定的时间阈值后再进行清理。

临时UNDO的引入带来了许多好处。首先,它提高了性能。由于每个事务或会话都有自己独立的UNDO空间,因此避免了因为多个事务同时写入共享UNDO而导致的争用和等待。其次,它简化了管理。无需为UNDO表空间进行复杂的配置和维护,因为临时UNDO的生命周期与事务或会话绑定,会自动进行清理。最后,它提高了数据的一致性。通过为每个事务提供独立的UNDO数据,可以确保事务在执行过程中的一致性视图,即使在高并发的场景下也能保持数据的准确性。

当然,临时UNDO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比如,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可能需要手动配置和管理临时UNDO表空间,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此外,如果事务长时间不提交或会话长时间不结束,那么临时UNDO段可能会占用较多的内存或磁盘空间,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监控和优化。

总之,Oracle 12c的临时UNDO就像是一位贴心的“临时保镖”,为我们的数据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作为资深的Oracle数据管理员,我们应该深入了解临时UNDO的工作原理和最佳实践,充分利用它的优势来提升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其限制和注意事项,确保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避免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相关文章
|
8月前
|
存储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YashanDB 知识库】YMP 校验从 yashandb 同步到 oracle 的数据时,字段 timestamp(0) 出现不一致
在YMP校验过程中,从yashandb同步至Oracle的数据出现timestamp(0)字段不一致问题。原因是yashandb的timestamp(x)存储为固定6位小数,而Oracle的timestamp(0)无小数位,同步时会截断yashandb的6位小数,导致数据差异。受影响版本:yashandb 23.2.7.101、YMP 23.3.1.3、YDS联调版本。此问题会导致YMP校验数据内容不一致。
|
9月前
|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Linux
【YashanDB 知识库】通过 dblink 查询 Oracle 数据时报 YAS-07301 异常
客户在使用 YashanDB 通过 yasql 查询 Oracle 数据时,遇到 `YAS-07301 external module timeout` 异常,导致 dblink 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影响所有 YashanDB 版本。原因是操作系统资源紧张,无法 fork 新子进程。解决方法包括释放内存、停掉不必要的进程或增大进程数上限。分析发现异常源于 system() 函数调用失败,返回 -1,通常是因为 fork() 失败。未来 YashanDB 将优化日志信息以更好地诊断类似问题。
|
8月前
|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Java
【YashanDB知识库】Flink CDC实时同步Oracle数据到崖山
本文介绍通过Flink CDC实现Oracle数据实时同步至崖山数据库(YashanDB)的方法,支持全量与增量同步,并涵盖新增、修改和删除的DML操作。内容包括环境准备(如JDK、Flink版本等)、Oracle日志归档启用、用户权限配置、增量日志记录设置、元数据迁移、Flink安装与配置、生成Flink SQL文件、Streampark部署,以及创建和启动实时同步任务的具体步骤。适合需要跨数据库实时同步方案的技术人员参考。
【YashanDB知识库】Flink CDC实时同步Oracle数据到崖山
|
8月前
|
存储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YashanDB 知识库】YMP 校验从 yashandb 同步到 oracle 的数据时,字段 timestamp(0) 出现不一致
【YashanDB 知识库】YMP 校验从 yashandb 同步到 oracle 的数据时,字段 timestamp(0) 出现不一致
|
8月前
|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Linux
【YashanDB知识库】通过dblink查询Oracle数据时报YAS-07301异常
【YashanDB知识库】通过dblink查询Oracle数据时报YAS-07301异常
|
9月前
|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Linux
【YashanDB 知识库】通过 dblink 查询 Oracle 数据时报 YAS-07301 异常
某客户在使用 YashanDB 通过 yasql 查询 Oracle 数据时,遇到 `YAS-07301 external module timeout` 异常,导致 dblink 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影响所有版本。问题源于操作系统资源紧张,无法 fork 新子进程。解决方法包括释放内存、停掉不必要的进程或增大进程数上限。分析发现异常原因为系统调用 fork() 失败。经验总结:优化日志记录,提供更多异常信息。
|
8月前
|
存储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YashanDB知识库】YMP校验从yashandb同步到oracle的数据时,字段timestamp(0)出现不一致
【YashanDB知识库】YMP校验从yashandb同步到oracle的数据时,字段timestamp(0)出现不一致
|
SQL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oracle数据库带或不带数据导入导出操作大全
oracle数据库带或不带数据导入导出操作大全
|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
|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