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集成最佳实践:分区表作为来源表时的处理策略

本文涉及的产品
智能数据建设与治理Dataphin,200数据处理单元
简介: 分区表是指拥有分区空间的表,在集成任务中指定来源表的分区数据进行抽取,可以避免全表扫描,提高处理效率。但是来源表为分区表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某些分区不存在,或者是需要抽取多个分区的数据,下面介绍一下Dataphin为这些场景提供的对应能力。

一、概念解释

分区表是指拥有分区空间的表,即在创建表时指定表内的一个或者某几个字段作为分区列。分区表实际就是对应分布式文件系统上的独立的文件夹,一个分区对应一个文件夹,文件夹下是对应分区所有的数据文件。分区可以理解为分类,通过分类把不同类型的数据放到不同的目录下。分类的标准就是分区字段,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分区表的意义在于优化查询。查询表时通过指定所需查询的分区,避免全表扫描,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计算费用。使用数据时,如果指定需要访问的分区名称,则只会读取相应的分区。

在Dataphin的集成管道中,MaxCompute、Hive和TDH Inceptor组件中,选择表后会判断是否是分区表,如果是分区表的话则需要填写分区配置。

二、场景及功能

场景一:某企业有一个每天定时调度的集成任务,来源表是一张MaxCompute的分区表,每天会抽取ds=${bizdate}的分区数据进行数据同步。某天该集成任务运行失败了,原因是前一天因某种原因未产生当日业务数据,所以没有产生当日分区,此时集成任务抽取该表的ds=${bizdate}分区会发现该分区不存在,导致任务失败,然后导致后续链路上的任务也无法进行调度运行,数据无法产出。未产生该分区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当日就是没有产生数据,对业务来说属于正常情况;也可能未产生分区属于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被感知并处理。

对应功能:MaxCompute、Hive、TDH Inceptor输入组件支持分区不存在时的选择策略。MaxCompute输入组件支持“置任务失败”、“置任务成功,无数据写入”和“使用最新非空分区”策略;Hive、TDH Inceptor输入组件支持“置任务失败”和“置任务成功,无数据写入”策略。

【Dataphin V3.9及以上支持该功能】

  • 如果下游任务一定依赖当日分区的数据才可运行,选择“置任务失败”策略,在当日分区没有及时产出时,集成任务运行时找不到分区便会置任务失败,并及时告警运维人员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修复。
  • 如果在特定业务场景下,不一定每天会产生分区,可以选择“置任务成功,无数据写入”,集成任务调度时如没有抽取到该分区,任务也会运行成功,支持没有数据写入,这样可以不阻塞下游任务的运行。
  • 如果来源表是一张维表,每日数据的变动基本不大,后续任务在产出时间上有要求,但对于这张维表的当日变化感知不强,可以考虑选择“使用最新非空分区”策略,在当日分区没有及时产出时,使用最新非空分区的数据进行下游任务的数据处理。

场景二:某企业的业务数据有可能会延后录入数据库,比如每天都会收集并更新前七天的数据库到指定的日期分区中。此时就需要创建一个每天调度的集成任务抽取运行当日的业务时间及之前六天的共七个分区数据到中台然后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

对应功能:MaxCompute、Hive、TDH Inceptor输入组件支持抽取多分区数据。

【Dataphin V3.10及以上支持该功能】

抽取单分区数据时,可以直接输入等式来指定需要读取的分区,如ds=${bizdate}。如果需要抽取多个分区的数据,如上述场景所述,每天都需要抽取业务时间及之前六天的七个分区,可以在集成管道属性配置中配置一个参数作为集成任务调度时业务时间的七天前,例如seven_days=${yyyymmdd-7},然后在输入组件的分区配置中使用 /*query*/ds>${seven_days}的语法来指定抽取这天之后的所有分区。需注意的是,抽取多分区需要在条件上加上 /*query*/再写条件。

三、总结

当来源表为分区表时,Dataphin集成管道提供了分区不存在时的策略,以及读取多分区的能力,以应对不同的业务场景。

相关文章
|
2月前
|
数据可视化 Java BI
将 Spring 微服务与 BI 工具集成:最佳实践
本文探讨了 Spring 微服务与商业智能(BI)工具集成的潜力与实践。随着微服务架构和数据分析需求的增长,Spring Boot 和 Spring Cloud 提供了构建可扩展、弹性服务的框架,而 BI 工具则增强了数据可视化与实时分析能力。文章介绍了 Spring 微服务的核心概念、BI 工具在企业中的作用,并深入分析了两者集成带来的优势,如实时数据处理、个性化报告、数据聚合与安全保障。同时,文中还总结了集成过程中的最佳实践,包括事件驱动架构、集中配置管理、数据安全控制、模块化设计与持续优化策略,旨在帮助企业构建高效、智能的数据驱动系统。
149 1
将 Spring 微服务与 BI 工具集成:最佳实践
|
1月前
|
存储 Prometheus 监控
136_生产监控:Prometheus集成 - 设置警报与指标选择与LLM部署监控最佳实践
在大语言模型(LLM)部署的生产环境中,有效的监控系统是确保服务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的关键。随着LLM模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应用场景的日益复杂,传统的监控手段已难以满足需求。Prometheus作为当前最流行的开源监控系统之一,凭借其强大的时序数据收集、查询和告警能力,已成为LLM部署监控的首选工具。
|
2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API
Dify平台集成安全护栏最佳实践
Dify平台提供低代码构建AI大模型应用的解决方案,支持云服务与私有化部署。本文介绍了在工作流和Agent中集成安全护栏的最佳实践,包括插件和扩展API两种方案。插件方式适用于工作流,一键安装实现输入输出防控;扩展API方式适用于Agent和工作流私有化部署场景,通过本地服务适配安全护栏API。文中还详细说明了操作步骤、前提条件及常见问题处理方法,帮助用户快速实现内容安全控制。
|
6月前
|
JSON 前端开发 算法
掌握Multi-Agent实践(三):ReAct Agent集成Bing和Google搜索功能,采用推理与执行交替策略,增强处理复杂任务能力
掌握Multi-Agent实践(三):ReAct Agent集成Bing和Google搜索功能,采用推理与执行交替策略,增强处理复杂任务能力
379 23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hon
堆叠集成策略的原理、实现方法及Python应用。堆叠通过多层模型组合,先用不同基础模型生成预测,再用元学习器整合这些预测,提升模型性能
本文深入探讨了堆叠集成策略的原理、实现方法及Python应用。堆叠通过多层模型组合,先用不同基础模型生成预测,再用元学习器整合这些预测,提升模型性能。文章详细介绍了堆叠的实现步骤,包括数据准备、基础模型训练、新训练集构建及元学习器训练,并讨论了其优缺点。
693 3
|
7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关系型数据库
云服务API与MCP深度集成,RDS MCP最佳实践
近日,阿里云数据库RDS发布开源RDS MCP Server,将复杂的技术操作转化为自然语言交互,实现"对话即运维"的流畅体验。通过将RDS OpenAPI能力封装为MCP协议工具,用户只需像聊天一样描述需求,即可完成数据库实例创建、性能调优、故障排查等专业操作。本文介绍了RDS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的最佳实践及其应用,0代码,两步即可轻松完成RDS实例选型与创建,快来体验!
云服务API与MCP深度集成,RDS MCP最佳实践
|
数据采集 安全 数据管理
深度解析:DataHub的数据集成与管理策略
【10月更文挑战第23天】DataHub 是阿里云推出的一款数据集成与管理平台,旨在帮助企业高效地处理和管理多源异构数据。作为一名已经有一定 DataHub 使用经验的技术人员,我深知其在数据集成与管理方面的强大功能。本文将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 DataHub 的核心技术、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高效集成、数据清洗与转换、数据权限管理和安全控制措施。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 DataHub 在解决复杂数据管理问题上的优势。
1289 1
|
7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人
机器人研发与AI集成的加速策略:模块化生态创新革命
法思诺创新专注于机器人研发与AI集成的加速策略,推动模块化生态革命。通过软硬件分层协作,将机器人分为“躯体操作系统”和“场景思维芯片”,解决当前研发复杂、成本高昂的问题。文章分析机器人研发现状、模块化分工优势及场景芯片应用,并展望未来机器人产业的“智能机时刻”。法思诺提供创新咨询与培训服务,助力企业破解技术难题,实现软硬一体化智能创新。关注法思诺,探索真创新之路。
135 0
|
12月前
|
Devops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与持续集成:最佳实践与挑战
在快速迭代的软件开发周期中,自动化测试和持续集成(CI)已成为提高软件质量和加速产品上市的关键策略。本文探讨了自动化测试和CI的实施如何帮助开发团队提前发现缺陷、缩短反馈循环,并确保代码质量。我们将深入分析自动化测试的策略选择、工具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同时提供一些克服这些挑战的最佳实践。
359 27
|
11月前
|
存储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Docker与CI/CD的集成策略及其对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作用
本文探讨了Docker与CI/CD的集成策略及其对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作用。首先介绍了CI/CD的基本概念,接着阐述了Docker在环境一致性、快速部署、资源隔离和轻量化方面的优势。文章还详细讨论了构建、测试和部署阶段的具体集成方法,以及集成后带来的效率提升、可靠性增强、加速交付和易于管理等好处。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集成的实际效果,强调了Docker与CI/CD结合的重要性和未来前景。
19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